电影放映

左翼⿊调

岳枫经历三⼗年代左翼电影观洗礼,娴熟批判写实。家国巨变之际,于这特殊的南⽅岛城,不⾒天⽇的精密厂景里,多部佳构刻录对历史和未来的观念感受,达致战后电影艺术的⾼峰。

安⾝伦理

岳枫长期留港后作品中⾒⼀「家庭电影」的脉络。⼩⺠被政治和战争摧残后暂得喘息,期望安⾝立命,⾎脉传承。《花街》(1950)尚有以国为本的渴望,《雨过天青》(1959)和《为谁辛苦为谁忙》(1963)等则舐犊之念与殖⺠地城市⽂化并存。

情义佳⼈

从上海时期的袁美云、陈燕燕、李丽华到香港的⽩光、林黛、乐蒂等,岳枫都拍出她们的代表作。他的女性⼈物多慧黠,当爱情和伦理冲突时,尤为精绘情理的思量,也是她们如花绽放的时刻。

黄梅影戏

岳枫的黄梅调电影改编最著名的⺠间传奇,可⾒⼀位优秀片厂导演的置景和影像理念。《⽩蛇传》(1962)往⽇本摄制特技,《花⽊兰》(1964)具战争场⾯,《宝莲灯》和《⽩》片更加入多场武打。原本故事细致艳情的《⻄厢记》(1965)和《三笑》(1969),岳枫导来风格却出奇地清丽平实。

老将新潮

新派武侠片来势汹汹,享誉几⼗年的⽂艺剧情片导演,创作立场和功⼒⾯对挑战。《燕⼦盗》(1961)是改良武打的先⾏者,《龙虎沟》(1967)则已是导演忐忑⼼绪的纪录,借⼈物⼼障,浇胸中块垒。拍毕《恶虎村》(1974)告别邵⽒,在外再拍三部功夫片。其实,岳枫少年习拳,入⾏时做过武侠片替⾝和演员。

本节⽬内容并不反映主办机构的意⾒。如遇特殊情况,主办机构保留更换节⽬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