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人口述歷史叢書之五:摩登色彩──邁進1960年代

前言

六十年代的香港影壇,面對日增的年輕觀眾群,透過電影,越發表現社會中新一代個人化、自主、激情、敢作敢為的一面,其對身份位置的追尋,雖然生澀,但個性畢露。斯時,與其走過往同聲同氣引起共鳴的路向,電影中有著更多的夢幻色彩,慾望投射。
 
有關六十年代香港電影的討論,香港國際電影節早在1982年出版的《六十年代粵語電影回顧》,特別談論左几、秦劍、楚原和龍剛等的作品。電影節1996年的《躁動的一代︰六十年代粵片新星》,並有剖析「珍姐邦」電影、青春派電影等等的評論文章。香港電影資料館則在過去數年先後出版大公司如邵氏、國泰、光藝的專書。此外,資料館的「口述歷史計劃」,年來陸續訪問了多位活躍於六十年代的影人,遂構成本書的藍圖。從影業史去看,每一個年代的成果匯聚了無數影人的努力;從個人的歷史去看,他們各自跨越數十年光景投身影業,縱使著重刻劃六十年代,書中各位受訪影人細說從頭,其六十年代之前和之後的故事,讓我們看到他們走過怎樣的道路來到六十年代,六十年代的經驗發展至七十年代,又生出怎樣的變化。──影業的發展亦如是觀,每一個階段所累積的經驗,影響著下一個階段的歷程。
 
六十年代香港電影中所表現的「摩登」,除了派對舞會等玩意,更值得探索的是人物的思維和精神世界,這又與社會狀態密不可分。另一方面,為數不少的古裝片(尤其是武俠片),更宜處理適度脫離現實的構思,人物穿的雖然是古裝,其行徑現代非常,故事有時甚至可視之為「寓言」。導演們也越加注重電影的節奏、美學和風格,進行技巧上的實驗。
 
本書以輯錄八位製片家、導演及編劇的訪談為主,他們細談其電影人生,除了各自的個人歷練,當中不無與同代影人相近的遭遇,他們的經歷多少可說是當時影圈的縮影。
 
說到六十年代電影的代表人物,大家會不其然想起陳寶珠、蕭芳芳。她們當年固然紅得發紫,這麼多年來依然受到影迷熱烈的喜愛,她們的努力和魅力之外,這與電視台數十年來高度重播她們主演的電影不無關係。寶珠和芳芳都是出身童星,在六十年代初中期演演師兄(陳寶珠反串)師妹,令她們真正幻變為「公主」的是「青春歌舞片」,這亦是粵語片式微前的最後一個輝煌時期。「青春歌舞片」主將之一黃堯導演,在他的訪談中,娓娓道出這個熱潮出現的緣由,他又如何把現代元素放入電影中。
 
說到經典電影,《如來神掌》(共七集)可說是經典之最,亦可說是導演凌雲和編劇司徒安的代表作,二人攜手炮製的這個系列,對當時的武俠片來說有甚麼突破?對之後又有甚麼影響?那邊廂,仙鶴港聯影業公司(1961-1971)出品的武俠片有甚麼特色,令一家公司以此起家?創辦人羅斌固然不惜功本,務求不同凡響(書中並有當家花旦雪妮細談她的仙鶴時期);有趣的是,這個時期的國、粵語武俠片予人形象鮮明之感,得力於片中主角的叛逆形象,跟時裝片中的飛男飛女,有過之而無不及的時代感。
 
黃卓漢的嶺光影業公司(1953-1969)則尤以所出品的寫實喜劇見稱,充滿生活化的衝突和笑料(書中並有其基本演員羅蘭細談她的嶺光時期)。製片家黃卓漢先拍國語片(自由公司)、後轉拍粵語片(嶺光公司),再轉以台灣為基地拍國語片(第一公司),他的一生,豐富地屢創新天地,游走於國、粵片,不同時期的他,對國、粵片有不同的想法和取向,反映了其時業內對國、粵片的觀感。
 
本書三位以國語片作品為主的編導──葉逸芳、潘壘、何夢華,各有其身處時代的代表性和特點。跟眾多五十年代香港國語片電影工作者的背景相仿,葉逸芳不欲沾政治,卻往往身不由己。他帶著上海經驗來到香港,顧及尚在內地的兒子們的境況,決定加入左派的長城、鳳凰公司,可惜當時長、鳳的創作環境越形處處受制;兒子們陸續來港團圓,葉卒於67年(碰上動盪的一年)轉投靠攏台灣的邵氏。邵氏力圖開拓台灣市場,延攬來自台灣的導演,潘壘曾從軍,又擅寫作,與邵氏的合作,見證香港電影中的台灣淵源。何夢華則自父子公司(邵氏父子有限公司)時期開始加入邵氏,六十年代中後期,透過《西遊記》系列在電影特技上作出嘗試。邵氏六、七十年代雄霸影壇,何夢華一直是其主要導演之一,也曾身處七十年代影壇的拳頭枕頭世界,盡見其間變遷。
 
尚有其他六十年代香港影壇主要編導,資料館已出版的有張徹、楚原、王天林的專書,陳雲、龍剛等的訪問則已收錄於其他書籍(見本書參考資料部分),有的則未及訪問已離世或聯絡不上;而從本書的論述部分,可見其時香港電影的脈絡。〈談六十年代香港電影與社會〉一文,羅卡、吳俊雄、朱順慈和何思穎從電影潮流說到其與社會環境的關係,以至香港與中國之間的牽纏。回看這個時期,無論是影人或是觀眾,或多或少都會透過電影去尋找意義、追尋身份,電影語言上更尋求現代化,作出實驗,作出突破。
 
粵劇與香港電影的關係源遠流長,六十年代初中期依然興盛,容世誠的觀察,從粵劇電影中荷里活因素、中國因素回到香港電影人透過創作對自身的追尋,香港電影所受的時代影響,往往比想像中密切。香港電影中武俠片,往往以不同的形態在影壇「回歸」──又再興起,蒲鋒特別談六十年代粵語武俠片的歷史發展和及各個時期的特點;至於國語武俠片,邵氏揭櫫的「彩色武俠世紀」在《邵氏電影初探》一書中有專文論述,詳見該書。
 
此外,「圖文集」部分,黃愛玲素描兩位當年令人難忘的紅星──丁瑩和雪妮,以及別具特色的片種──戲曲和文藝片,為那漸為人遺忘的影人影事,寫下值得一記的一筆。傅慧儀緊扣電影和社會的脈搏,巧妙地融合歷史圖片和電影劇照影像。由傅慧儀策劃的「活色摩登──回看六十年代」展覽並於八月本書出版之際於資料館舉行。
 
編寫本書期間,我們再度拜訪司徒安、何夢華等影人們,跟他們作進一步的詳談;然而,早年受訪影人中,有的已辭世,有的因事未能接受再訪,幸而仍得他們的家人支持和幫忙。在此特別向各位受訪影人及其家人,本書各位作者以及各方幫忙的同業、友好、同事,深表謝忱。
 
郭靜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