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

編者的話

一) 五十年代初香港電影業越趨繁盛,踏入1953年,立體電影曇花一現,而闊銀幕的面世和改進,令觀影感官踏入一個新里程。1954年影業曾轉淡,製片商採觀望態度,拍片量減少。五十年代中大大小小的製片公司蓬勃,多了所謂「一片公司」;有些開拍的新片,並得到海外影商的支持。舉凡某影片大受歡迎,相若的片種便越出越多,甚而濫拍。其時改編自文學名著、民間故事和粵劇的影片便曾大行其道。中聯電影企業有限公司改編自巴金同名小說的《家》(1953)大受歡迎,帶起改編文藝作品的風氣。好些民間故事片中有以歷史事跡為背景,粵劇片亦多有民間故事成份。大家耳熟能詳的民間故事,有不少例必捧場的婦孺觀眾,於是開拍者眾,如《鍾無艷》(1955)和《有事鍾無艷》(1955)便鬧雙胞。家庭倫理文藝片仍是重要的片種之一,可是,寫一個社會文藝片劇本,往往需時大半年:一個古裝片劇本,可少至三天便完成1。粵劇電影則建基於觀眾對所崇拜的伶人的濃厚感情,1958年間粵劇組演困難,伶人主演的粵語歌唱片由是大盛2。武俠片、神怪片也為數不少,喜劇片則發展穩健。香港影壇嘗試拍攝黃梅調電影,始自長城的《借親配》(1958),至六十年代初由李翰祥、凌波掀起高潮。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中上千部影片之間千絲萬縷的關係,大抵可從當時影業發展的架構中理出脈絡。時代科技的進展、人文精神的寄託、市場的拓展,在在造就了由五十年代開展的局面。這裏有幾點值得留意的地方。

不在香港上映的香港片

本書所列香港出品的影片有些是不曾在香港公映的,當中包括一些排不了期的影片(以國語片為主)3;與及方言片,因為廈語片和潮語片是由華僑出資拍攝,而以華僑觀眾為對象的。

方言片在五十年代興盛發展,以親切感取勝,可說是奇葩。演員王清河先生談到五十年代初廈語片甫推出即轟動僑區,菲、星、馬、台等地的華僑富商由是見獵心喜,紛紛伙拍港人開設拍攝廈語片的公司,極具規模的電影機構如邵氏、光藝等亦加入生產4。廈語片在五十年代末大盛,1957年出產了二十多部,1958年增至四十多部,1959年竟高達六十多部。影響所及,台語片乘勢興起,這與廈語片的成功不無關係5

繼之而起的潮語片,緣自散居海外的潮籍人士眾多,居港的潮籍人士亦為數不少,1955年間,幾位旅泰的潮籍僑商,見到香港的國、粵、廈語製片業發展蓬勃,遂創立鮀江影業公司拍攝潮語片。潮語片旋風至六十年代初始刮起,是廈語片和潮語片的黃金時期,卻至六十年代中隨着影業的變遷而全面結束。

人才與技術

在五十年代末電懋、邵氏等大公司、大片廠稱雄之前,獨立製片公司是很蓬勃的。於1952年成立的中聯公司,在53年1月推出創業作《家》,實踐有志的電影工作者的理念;其後更有「中聯小組」,包括張活游、白燕的山聯影業公司,吳楚帆、李晨風的華聯電影製片有限公司等。此外,由當紅影人及伶人開設的影業公司,例如芳艷芬的植利影業公司,張瑛、謝益之的華僑電影企業公司,鄧碧雲的寶寶影業公司等,由紅星紅伶自己擔綱演出。其他如羅劍郎的國貞影業公司,嚴俊的金龍電影製片公司,李麗華的麗華影業公司,及陳燕燕、王豪的海燕影業公司等則出品不多。

出色的演員有時對影片頗有點「起死回生」的效應,吳楚帆、白燕等已當紅了多年的影星固然演技精湛,當時一些製作粗糙的喜劇,其可觀之處,就是全憑渾身是戲的演員的發揮。大明星的片酬日高,一些五十年代中冒起的新公司,都銳意發掘和培訓新人,用大製作和宣傳攻勢迅速捧紅新人,使他們成為公司的資產6。新聯影業公司經過認真的甄選,訓練著重「藝術常識的學習與臨場實習並重」,新人有丁荔和周驄。其他如由秦劍主理的光藝製片公司所培養的新人有謝賢、嘉玲;永茂電影企業公司有上官筠慧、司馬華龍;大成影片公司的白露明、胡楓;自由影業公司的林翠、丁瑩;新華影業公司的陳厚、鍾情,以及邵氏公司的林鳳等等。新人的演技雖然較為稚嫩,但經過培訓,成為六十年代影壇的中堅份子,甚而有如胡楓,至今依然活躍於演藝界。

至於幕後人才,是經過長期在片廠的磨練的,例如王天林在當導演前,就曾擔當過錄音、剪接、場記、副導等工作。導演徐增宏原為攝影師,隨新華公司赴日,成為日本攝影師栗林實的徒弟。徐後來離開新華加入邵氏,成為六、七十年代國語武俠片的重要導演之一。同一劇目,可拍成不同性質的影片,製片人才在在需要了解製作過程,把市場現況、趨勢、藝術、工業、商業集於一身。對幕後人才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分析影片在工業上和藝術上的特色和價值。

荷里活為了抗衡電視的衝擊而尋求技術上的突破,其實,在當時物資貧乏的香港,這尤其是一個為了追求夢想而去發展技術的時期。一直醉心電影技術研究的鄺贊,不讓外國技術專美,自己鑽研嘗試。荷里活的立體電影在1952年甫推出之際帶來新鮮感,鄺贊磨製了一副三稜鏡,拍攝用本土器材製作的立體電影《淘金記》(1953)。立體電影於一年間起落,新奇的技術未能有相應深刻的內容而遭淘汰,繼而有闊銀幕電影的出現。鄺贊又鑽研自行製造變形透鏡拍攝闊銀幕電影《木蘭從軍》(1957)7。技術由是隨着人才的努力而蛻變,又有如攝影技術,何鹿影等攝影師不時精心構思「特技」,例如在《化身艷影》(1953)中便有四個歐陽莎菲在同一畫面出現8

其時彩色片在香港方興未艾,不少公司嘗試拍攝局部彩色影片(如《檀島佳人》[1953];《楊娥》[1955];《月光》[1956]等),限於成本,全彩色的影片尚未成風。又限於財力、設備,與外地合作成為了新的契機。

與外地合作種種

新華公司的張善琨,就是為了學習拍攝彩色影片技術而特地動員到日本拍攝《櫻都艷跡》(1955)和《海棠紅》(1955)。邵氏公司後來更乾脆禮聘日本導演、攝影師來港工作。

五十年代香港影業與外地的交往漸見頻繁9。東南亞是香港影業的主要出口市場,東南亞資金更進而把香港影業推至跨國製作。尤其是新加坡的國泰和光藝機構,先後在港大展拳腳。往星、馬拍攝外景,能刺激影迷的興趣。星洲資本,新加坡實地拍攝的有《星洲艷跡》(國泰子公司國際出品,1956),《椰林月》(光藝,1957);就算不是星洲資本的,亦有不少公司的製作到星、馬取景,反映了當地與香港密切的關係。此外,金都公司與菲律賓國光製片廠合作的《蛇妖島》(1955);與泰國合作的《秋鳳》(南雁,1957)、《地下火花》(中國聯合,1958);與韓國合作的《異國情鴛》(邵氏,1958)等等,對影片的製作形式和內容都帶來了衝擊。

台灣又是另一個長篇故事。根據最早赴台拍攝影片的香港製片家童月娟憶述10,1953年10月「祝壽勞軍團」是第一個海外電影團體抵台訪問,從此建立香港影劇界與台灣之間緊密的關係,而張善琨當時已著手考察台灣的拍片環境,認為外景地點理想、人工低廉,於1956年開始赴台拍攝以台灣為背景的影片。後來「港九電影戲劇事業自由總會」成立(1997年後易名為「香港電影戲劇總會」),台灣政府抱鼓勵態度,實施放寬外匯及影片押稅進口等措施,港、台電影界的合作於是日多。成本較低、市場更大,製片家如童月娟、黃卓漢於六十年代甚至將拍片總部遷到台灣。港、台電影界緊密的合作,亦造就了台灣影人如葉楓、張仲文等來港從影的機緣。

二) 編輯《香港影片大全》的過程,從搜集原資料、整理到發現很多問題,以至逐步解決問題,相信是很多研究者都曾歷經的階段。香港電影資料館大舉按年整理每一部影片的資料,就是為了梳理出香港電影發展的輪廓,作為研究者進而探討的基礎。

《大全》出版至卷四,涵蓋了六十年代以前的香港影片。香港電影發展至五、六十年代,產量達至高峰(年產二百多部影片,不可謂不驚人),某程度上反映了影業的蓬勃。而在編製《大全》方面,從卷一以降,每卷可供應用的資料越來越豐富(雖然個別影片的資料仍缺乏)。就文字資料方面而言,除了報章上有關的文章和廣告、影片的特刊、本事、香港國際電影節所編訂的片目、電影公司片目,當時電影公司出版的雜誌如《長城畫報》、《南國電影》和一些專題書籍,都是主要的參考資料。現存的影片影像資料亦陸續增加,卷四接近四成的影片有影像資料(包括館藏、由各方電影工作者及研究者所提供的影帶);其實,一些目前未能追尋到拷貝的影片,本館仍在努力追尋,是以文中根據影像資料整理的部份附有「影像資料」圖像,一些目前未有影像資料的影片,將來有機會再作補充。

誠然,《大全》整理出來的資料當中,仍有很多有待發掘的空間,資料館的出版計劃是基本資料和專題探討並行的,比方我們在編製《理想年代──長城、鳳凰的日子》和《國泰故事》期間,參閱了好些《大全》的資料,亦從而補充和修正《大全》卷四中有關這些電影公司的出品,兩類出版計劃相輔相成,互為參照。

《大全》卷一至三於籌劃成立香港電影資料館期間出版,早年所出品的影片數量有限,僅存的資料亦甚為難得,三卷基本上皆以一頁的篇幅介紹一部影片(中英對照);踏入五十年代,無論是影片數目及文字資料均大增,卷四遂改版,以求在一卷中包含上千部香港影片。卷一(1913-1941)共收582部影片,卷二(1942-1949)有438部,卷三(1950-1952)有587部,卷四(1953-1959)計有1,699部。卷四開始,書中每部影片的內容較為精簡,摘取主要工作人員名單,故事簡介約150字,並有附註和編、導、演的話,分為中、英文版本兩冊。本館館址於2001年落成,與已出版的《大全》有關的影片資料檔案將存放於館中的資源中心,供讀者索閱。希望藉此為大家提供初步探索,以至進一步研閱的途徑。

製作《大全》當中最困難的,仍是考證一環,因同一部影片中,有些項目的資料相互不符,部份能透過對影業運作的流程及狀況的認識而衡量孰為正確,並特別有賴余慕雲先生、羅卡先生、黃愛玲女士的提點和指正;而可喜的是,我們能與一些活躍於五、六十年代的影人聯絡,為我們解答疑團、作出補充。可惜因年代久遠,有些未能解決的疑團,則分別依原資料刊出或加上註釋。我們特別就原著、粵劇等幾個大類別去覆核資料,亦在制訂索引後再專就影人名字和公司名稱進行覆核。過程中感謝阮紫瑩小姐、蒲鋒先生提供補充資料和意見,唐嘉慧小姐專就粵劇片方面進行覆核,廖雪雲小姐就文學方面查證有關原著的名稱,藉以顯示電影內容的源頭和素材及其轉化。

此外,本館的研究組、搜集組、資訊系統組、修復組、行政組、節目組和資源中心的同事在過程中不斷支援,編輯組同仁認真勤懇地去合力解決一切一切疑難;並由啟揚資訊有限公司提供電腦軟件程式設計及文字輸入服務,TomSenga設計公司提供版面設計及排版服務,《大全》卷四始得以編製完成。謝謝你們!


郭靜寧
編輯


註:
 

  • 參見滄桑客:〈一九五七年香港影壇動態之四〉,《新晚報》,23/12/1957。
  • 參見徐依凡:〈1958香港電影市場〉,《新晚報》,19/3/1959。
  • 1955年間較少國語片上映,只有36部。刁理棠於1955年8月30日在《星島日報》發表的〈國語片多被雪藏〉一文中,說到當年的「雪藏貨」(指拍攝完成後遲遲未能上映的影片)有五十多部。原因是片商選擇在放映首輪西片的戲院上映,但這些戲院給予國語片上映的檔期無多,他們又不願降格在二輪西片和粵語片院線放映那些影片。
  • 參見香港電影資料館影人口述歷史計劃──訪問王清河,29/10/2002。
  • 丁伯駪在《一個電影工作者的回憶》(亞洲文化事業機構,2000,108-109頁)中談到台語片的緣起:「香港出品的廈語片,一般說來,在台灣發行不是很理想,主要的是語言問題,台灣通行的閩南語和廈門話不盡相同,台灣的觀眾不習慣,所以廈語片在台灣的發行收入也不好,於是有人想用正宗台語來配音......後來經營戲院排片業的幾位朋友,想到與其這麼費事,倒不如自己來拍台語片......從《薛平貴與王寶釧》開始,台語影片的製作,在台灣電影業着實也風光過一時。」
  • 參見利屏:〈國片製作大轉變〉,《星暹日報》,31/8/1959。
  • 當年拍攝闊銀幕電影時,在攝影機上裝上變形透鏡,放映時在放映機上也裝上變形透鏡,稱為「新藝綜合體」。因為現有的器材仍能沿用,不會構成製作和戲院方面的經濟負擔,因而迅速發展起來。當時鄺贊製作港製闊銀幕電影的經過,可參見雪后的〈談寬銀幕電影──香港也製成了一部《木蘭從軍》〉(《大公報》,2/6/1957)。
  • 一些攝影技巧的原理其實簡單,實行起來還是很花心思和功夫的。老孫在〈分拍術〉一文談到如何分身有術:「把菲林分開左右兩次(或上下兩次)來拍。拍左半邊時,主體即在左方作狀,同時把鏡頭的右半邊遮去,使這半邊不能感光。到拍右半邊時,主體即移至右方作狀,同時把鏡頭的右半邊揭開,轉而遮掩着鏡頭的左半邊。經過這兩次曝光後,一張一人分飾兩角的底片就拍攝完成了。由於兩次曝光都是向着同一景物拍攝的,所以景物的位置絕對不能移動,同時相機也不能移動,要用很牢固的腳架穩定起來。」(《文匯報》,13/10/1956)
  • 第二十四屆香港國際電影節的「跨界的香港電影」回顧專題(羅卡編,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出版,2000),內有專文如吳昊的〈蛇魔與心魔:談五十年代港菲跨界電影〉等分析香港影業在五十年代和外地合作的情況和特色。
  • 參見左桂芳、姚立群合編:《童月娟:回憶錄暨圖文資料彙編》,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設委員會、財團法人國家電影資料館,2001,103-105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