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

编者的话

一) 五十年代初香港电影业越趋繁盛,踏入1953年,立体电影昙花一现,而阔银幕的面世和改进,令观影感官踏入一个新里程。1954年影业曾转淡,制片商采观望态度,拍片量减少。五十年代中大大小小的制片公司蓬勃,多了所谓"一片公司";有些开拍的新片,并得到海外影商的支持。举凡某影片大受欢迎,相若的片种便越出越多,甚而滥拍。其时改编自文学名著、民间故事和粤剧的影片便曾大行其道。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改编自巴金同名小说的《家》(1953)大受欢迎,带起改编文艺作品的风气。好些民间故事片中有以历史事迹为背景,粤剧片亦多有民间故事成份。大家耳熟能详的民间故事,有不少例必捧场的妇孺观众,于是开拍者众,如《钟无艳》(1955)和《有事钟无艳》(1955)便闹双胞。家庭伦理文艺片仍是重要的片种之一,可是,写一个社会文艺片剧本,往往需时大半年:一个古装片剧本,可少至三天便完成1。粤剧电影则建基于观众对所崇拜的伶人的浓厚感情,1958年间粤剧组演困难,伶人主演的粤语歌唱片由是大盛2。武侠片、神怪片也为数不少,喜剧片则发展稳健。香港影坛尝试拍摄黄梅调电影,始自长城的《借亲配》(1958),至六十年代初由李翰祥、凌波掀起高潮。

《香港影片大全》第四卷(1953-1959)中上千部影片之间千丝万缕的关系,大抵可从当时影业发展的架构中理出脉络。时代科技的进展、人文精神的寄托、市场的拓展,在在造就了由五十年代开展的局面。这里有几点值得留意的地方。

不在香港上映的香港片

本书所列香港出品的影片有些是不曾在香港公映的,当中包括一些排不了期的影片(以国语片为主)3;与及方言片,因为厦语片和潮语片是由华侨出资拍摄,而以华侨观众为对象的。

方言片在五十年代兴盛发展,以亲切感取胜,可说是奇葩。演员王清河先生谈到五十年代初厦语片甫推出即轰动侨区,菲、星、马、台等地的华侨富商由是见猎心喜,纷纷伙拍港人开设拍摄厦语片的公司,极具规模的电影机构如邵氏、光艺等亦加入生产4。厦语片在五十年代末大盛,1957年出产了二十多部,1958年增至四十多部,1959年竟高达六十多部。影响所及,台语片乘势兴起,这与厦语片的成功不无关系5

继之而起的潮语片,缘自散居海外的潮籍人士众多,居港的潮籍人士亦为数不少,1955年间,几位旅泰的潮籍侨商,见到香港的国、粤、厦语制片业发展蓬勃,遂创立鮀江影业公司拍摄潮语片。潮语片旋风至六十年代初始刮起,是厦语片和潮语片的黄金时期,却至六十年代中随着影业的变迁而全面结束。

人才与技术

在五十年代末电懋、邵氏等大公司、大片厂称雄之前,独立制片公司是很蓬勃的。于1952年成立的中联公司,在53年1月推出创业作《家》,实践有志的电影工作者的理念;其后更有"中联小组",包括张活游、白燕的山联影业公司,吴楚帆、李晨风的华联电影制片有限公司等。此外,由当红影人及伶人开设的影业公司,例如芳艳芬的植利影业公司,张瑛、谢益之的华侨电影企业公司,邓碧云的宝宝影业公司等,由红星红伶自己担纲演出。其他如罗剑郎的国贞影业公司,严俊的金龙电影制片公司,李丽华的丽华影业公司,及陈燕燕、王豪的海燕影业公司等则出品不多。

出色的演员有时对影片颇有点"起死回生"的效应,吴楚帆、白燕等已当红了多年的影星固然演技精湛,当时一些制作粗糙的喜剧,其可观之处,就是全凭浑身是戏的演员的发挥。大明星的片酬日高,一些五十年代中冒起的新公司,都锐意发掘和培训新人,用大制作和宣传攻势迅速捧红新人,使他们成为公司的资产6。新联影业公司经过认真的甄选,训练着重"艺术常识的学习与临场实习并重",新人有丁荔和周骢。其他如由秦剑主理的光艺制片公司所培养的新人有谢贤、嘉玲;永茂电影企业公司有上官筠慧、司马华龙;大成影片公司的白露明、胡枫;自由影业公司的林翠、丁莹;新华影业公司的陈厚、钟情,以及邵氏公司的林凤等等。新人的演技虽然较为稚嫩,但经过培训,成为六十年代影坛的中坚分子,甚而有如胡枫,至今依然活跃于演艺界。

至于幕后人才,是经过长期在片厂的磨练的,例如王天林在当导演前,就曾担当过录音、剪接、场记、副导等工作。导演徐增宏原为摄影师,随新华公司赴日,成为日本摄影师栗林实的徒弟。徐后来离开新华加入邵氏,成为六、七十年代国语武侠片的重要导演之一。同一剧目,可拍成不同性质的影片,制片人才在在需要了解制作过程,把市场现况、趋势、艺术、工业、商业集于一身。对幕后人才有更多的了解,才能分析影片在工业上和艺术上的特色和价值。

荷里活为了抗衡电视的冲击而寻求技术上的突破,其实,在当时物资贫乏的香港,这尤其是一个为了追求梦想而去发展技术的时期。一直醉心电影技术研究的邝赞,不让外国技术专美,自己钻研尝试。荷里活的立体电影在1952年甫推出之际带来新鲜感,邝赞磨制了一副三棱镜,拍摄用本土器材制作的立体电影《淘金记》(1953)。立体电影于一年间起落,新奇的技术未能有相应深刻的内容而遭淘汰,继而有阔银幕电影的出现。邝赞又钻研自行制造变形透镜拍摄阔银幕电影《木兰从军》(1957)7。技术由是随着人才的努力而蜕变,又有如摄影技术,何鹿影等摄影师不时精心构思"特技",例如在《化身艳影》(1953)中便有四个欧阳莎菲在同一画面出现8

其时彩色片在香港方兴未艾,不少公司尝试拍摄局部彩色影片(如《檀岛佳人》[1953];《杨娥》[1955];《月光》[1956]等),限于成本,全彩色的影片尚未成风。又限于财力、设备,与外地合作成为了新的契机。

与外地合作种种

新华公司的张善琨,就是为了学习拍摄彩色影片技术而特地动员到日本拍摄《樱都艳迹》(1955)和《海棠红》(1955)。邵氏公司后来更干脆礼聘日本导演、摄影师来港工作。

五十年代香港影业与外地的交往渐见频繁9。东南亚是香港影业的主要出口市场,东南亚资金更进而把香港影业推至跨国制作。尤其是新加坡的国泰和光艺机构,先后在港大展拳脚。往星、马拍摄外景,能刺激影迷的兴趣。星洲资本,新加坡实地拍摄的有《星洲艳迹》(国泰子公司国际出品,1956),《椰林月》(光艺,1957);就算不是星洲资本的,亦有不少公司的制作到星、马取景,反映了当地与香港密切的关系。此外,金都公司与菲律宾国光制片厂合作的《蛇妖岛》(1955);与泰国合作的《秋凤》(南雁,1957)、《地下火花》(中国联合,1958);与韩国合作的《异国情鸳》(邵氏,1958)等等,对影片的制作形式和内容都带来了冲击。

台湾又是另一个长篇故事。根据最早赴台拍摄影片的香港制片家童月娟忆述10,1953年10月"祝寿劳军团"是第一个海外电影团体抵台访问,从此建立香港影剧界与台湾之间紧密的关系,而张善琨当时已着手考察台湾的拍片环境,认为外景地点理想、人工低廉,于1956年开始赴台拍摄以台湾为背景的影片。后来"港九电影戏剧事业自由总会"成立(1997年后易名为"香港电影戏剧总会"),台湾政府抱鼓励态度,实施放宽外汇及影片押税进口等措施,港、台电影界的合作于是日多。成本较低、市场更大,制片家如童月娟、黄卓汉于六十年代甚至将拍片总部迁到台湾。港、台电影界紧密的合作,亦造就了台湾影人如叶枫、张仲文等来港从影的机缘。

二) 编辑《香港影片大全》的过程,从搜集原资料、整理到发现很多问题,以至逐步解决问题,相信是很多研究者都曾历经的阶段。香港电影资料馆大举按年整理每一部影片的资料,就是为了梳理出香港电影发展的轮廓,作为研究者进而探讨的基础。

《大全》出版至卷四,涵盖了六十年代以前的香港影片。香港电影发展至五、六十年代,产量达至高峰(年产二百多部影片,不可谓不惊人),某程度上反映了影业的蓬勃。而在编制《大全》方面,从卷一以降,每卷可供应用的资料越来越丰富(虽然个别影片的资料仍缺乏)。就文字资料方面而言,除了报章上有关的文章和广告、影片的特刊、本事、香港国际电影节所编订的片目、电影公司片目,当时电影公司出版的杂志如《长城画报》、《南国电影》和一些专题书籍,都是主要的参考资料。现存的影片影像资料亦陆续增加,卷四接近四成的影片有影像资料(包括馆藏、由各方电影工作者及研究者所提供的影带);其实,一些目前未能追寻到拷贝的影片,本馆仍在努力追寻,是以文中根据影像资料整理的部份附有"影像资料"图像,一些目前未有影像资料的影片,将来有机会再作补充。

诚然,《大全》整理出来的资料当中,仍有很多有待发掘的空间,资料馆的出版计划是基本资料和专题探讨并行的,比方我们在编制《理想年代──长城、凤凰的日子》和《国泰故事》期间,参阅了好些《大全》的资料,亦从而补充和修正《大全》卷四中有关这些电影公司的出品,两类出版计划相辅相成,互为参照。

《大全》卷一至三于筹划成立香港电影资料馆期间出版,早年所出品的影片数量有限,仅存的资料亦甚为难得,三卷基本上皆以一页的篇幅介绍一部影片(中英对照);踏入五十年代,无论是影片数目及文字资料均大增,卷四遂改版,以求在一卷中包含上千部香港影片。卷一(1913-1941)共收582部影片,卷二(1942-1949)有438部,卷三(1950-1952)有587部,卷四(1953-1959)计有1,699部。卷四开始,书中每部影片的内容较为精简,摘取主要工作人员名单,故事简介约150字,并有附注和编、导、演的话,分为中、英文版本两册。本馆馆址于2001年落成,与已出版的《大全》有关的影片资料档案将存放于馆中的资源中心,供读者索阅。希望借此为大家提供初步探索,以至进一步研阅的途径。

制作《大全》当中最困难的,仍是考证一环,因同一部影片中,有些项目的资料相互不符,部份能透过对影业运作的流程及状况的认识而衡量孰为正确,并特别有赖余慕云先生、罗卡先生、黄爱玲女士的提点和指正;而可喜的是,我们能与一些活跃于五、六十年代的影人联络,为我们解答疑团、作出补充。可惜因年代久远,有些未能解决的疑团,则分别依原资料刊出或加上注释。我们特别就原著、粤剧等几个大类别去覆核资料,亦在制订索引后再专就影人名字和公司名称进行覆核。过程中感谢阮紫莹小姐、蒲锋先生提供补充资料和意见,唐嘉慧小姐专就粤剧片方面进行覆核,廖雪云小姐就文学方面查证有关原著的名称,借以显示电影内容的源头和素材及其转化。

此外,本馆的研究组、搜集组、资讯系统组、修复组、行政组、节目组和资源中心的同事在过程中不断支援,编辑组同仁认真勤恳地去合力解决一切一切疑难;并由启扬资讯有限公司提供电脑软件程式设计及文字输入服务,TomSenga设计公司提供版面设计及排版服务,《大全》卷四始得以编制完成。谢谢你们!


郭静宁
编辑


注:
 

  • 参见沧桑客:〈一九五七年香港影坛动态之四〉,《新晚报》,23/12/1957。
  • 参见徐依凡:〈1958香港电影市场〉,《新晚报》,19/3/1959。
  • 1955年间较少国语片上映,只有36部。刁理棠于1955年8月30日在《星岛日报》发表的〈国语片多被雪藏〉一文中,说到当年的"雪藏货"(指拍摄完成后迟迟未能上映的影片)有五十多部。原因是片商选择在放映首轮西片的戏院上映,但这些戏院给予国语片上映的档期无多,他们又不愿降格在二轮西片和粤语片院线放映那些影片。
  • 参见香港电影资料馆影人口述历史计划──访问王清河,29/10/2002。
  • 丁伯駪在《一个电影工作者的回忆》(亚洲文化事业机构,2000,108-109页)中谈到台语片的缘起:"香港出品的厦语片,一般说来,在台湾发行不是很理想,主要的是语言问题,台湾通行的闽南语和厦门话不尽相同,台湾的观众不习惯,所以厦语片在台湾的发行收入也不好,于是有人想用正宗台语来配音......后来经营戏院排片业的几位朋友,想到与其这么费事,倒不如自己来拍台语片......从《薛平贵与王宝钏》开始,台语影片的制作,在台湾电影业着实也风光过一时。"
  • 参见利屏:〈国片制作大转变〉,《星暹日报》,31/8/1959。
  • 当年拍摄阔银幕电影时,在摄影机上装上变形透镜,放映时在放映机上也装上变形透镜,称为"新艺综合体"。因为现有的器材仍能沿用,不会构成制作和戏院方面的经济负担,因而迅速发展起来。当时邝赞制作港制阔银幕电影的经过,可参见雪后的〈谈宽银幕电影──香港也制成了一部《木兰从军》〉(《大公报》,2/6/1957)。
  • 一些摄影技巧的原理其实简单,实行起来还是很花心思和功夫的。老孙在〈分拍术〉一文谈到如何分身有术:"把菲林分开左右两次(或上下两次)来拍。拍左半边时,主体即在左方作状,同时把镜头的右半边遮去,使这半边不能感光。到拍右半边时,主体即移至右方作状,同时把镜头的右半边揭开,转而遮掩着镜头的左半边。经过这两次曝光后,一张一人分饰两角的底片就拍摄完成了。由于两次曝光都是向着同一景物拍摄的,所以景物的位置绝对不能移动,同时相机也不能移动,要用很牢固的脚架稳定起来。"(《文汇报》,13/10/1956)
  • 第二十四届香港国际电影节的"跨界的香港电影"回顾专题(罗卡编,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出版,2000),内有专文如吴昊的〈蛇魔与心魔:谈五十年代港菲跨界电影〉等分析香港影业在五十年代和外地合作的情况和特色。
  • 参见左桂芳、姚立群合编:《童月娟:回忆录暨图文资料汇编》,台北,行政院文化建设委员会、财团法人国家电影资料馆,2001,103-10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