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中文版)封面

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

自上世紀三十年代粵劇名伶走進水銀燈下,展開伶影雙棲的藝術生涯,香港電影與粵劇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由戰後取材於粵劇的歌唱片大受歡迎,到五十年代中,粵劇與電影的結合越趨成熟,以至六十年代粵劇在銀幕上搬演不輟,百花盛放,粵劇與電影之間的互動從未停頓。儘管粵劇電影到七十年代初悄然退潮,但其深厚底蘊對香港文化的影響至今不息。

2019年是粵劇列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十周年,而香港粵劇電影正是保存粵劇藝術精髓一個非常重要的載體,本館特地邀請多位學者與專家撰寫文章,包括(依筆劃序):何思穎、余少華、吳月華、李少恩、林萬儀、張文珊、陳守仁、陳曉婷、蒲鋒、劉燕萍、盧偉力、羅卡,分別就粵劇電影的發展脈絡、電影與粵劇的比較研究、粵劇電影中傳統排場的運用、上海南來的京劇藝人對粵劇電影的影響,以至從香港粵劇電影的文本、美學、音樂及藝術層面出發,作多方面的探討。口述歷史部分則收錄了羅品超、紅線女、李鳳聲、李願聞、潘焯、朱慶祥及阮兆輝這七位台前幕後前輩的訪談,讓公眾對香港粵劇電影有更深入及全面的認識。

電子書更輯錄了一百部粵劇電影中現存可見的排場及功架,冀能方便讀者按圖索驥,並拋磚引玉,引起大家對粵劇電影的文化價值的關注。

全書216頁,2019年出版,免費下載。(吳君玉編)

下載《光影中的虎度門——香港粵劇電影研究》(中文版)

(PDF格式,約9.38MB)

如要開啟下載以上刊物,必須配備Adobe Reader。
請按此處下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