尋存與啟迪 ③

簡介

轉眼間「尋存與啟迪」這個系列已踏入第三輯的放映。承接前兩年多位學⼈和研究者就個別電影的珍貴歷史和⽂化史的深化閱讀、解構、座談和撰⽂分析,我們總算初步了解到戰前中、港與南洋之間的諸多穿梭活動;以及在抗戰時期,香港作為英國殖⺠地,成為⼀個相對後勤的⽀援陣地。再者,由於地處中⻄匯聚的交通要塞,從電影可感受到⺠間的各式流徙活動, 商業、經貿、民生和娛樂場所的運作。

這次選映的八部作品, 有兩部是戰前完成的電影, 包括《⾎淚情花》(1939)和《⾎灑桃花扇》(1940);其他六部則是勝利後才攝製的, 包括《辣⼿蛇⼼》(1947) 、《難測婦⼈⼼》(1947) 、《歸來燕》(1948)、《青衫紅淚》(1948) 、《⽯⿁仔出世》(1949) 和《辣⼿碎情花》(1949)。

頭兩部《⾎》片非常珍貴,分別為蘇怡和麥嘯霞兩位早期粵片導演唯⼀僅存的菲林拷⾙。《⾎淚情花》劇情遙遙回應王爾德的《溫夫⼈的扇⼦》,離家多年後回鄉尋女的媽媽,卻改成會唱粵曲的譚蘭卿。《⾎灑桃花扇》借⼀群偏安⼤都會的商家如何醒覺要為國難當頭⽽捐獻,道出抗戰題旨,片中難得保存了唐滌⽣夫⼈鄭孟霞表演劍舞的片段。

其他六部新出⼟舊片,分別由六位導演執導, 包括後期結盟為「⼗⼤導」的馮志剛、胡鵬和珠璣,及相對早期的粵片導演⾼梨痕、洪仲豪和畢虎,對研究戰前電影脈絡有莫⼤裨益。

特別值得⼀提的,是這批1949前拍攝的電影,有多部取材流⾏⽂學,如改篇望雲⼩說的《青衫紅淚》和改篇怡紅⽣《成報》連載⼩說的《辣⼿蛇⼼》;⽽⻄⽅⽂學和荷⾥活電影的啟發都在多部「⿊⾊調⼦」或揣摩女性複雜⼼理的電影中有跡可尋。

就着所選映的八部電影,亦分別請來研究學⼈,就個別電影主導分析⽅向,並各精選⼀部參考電影。參考電影中、外作品兼備,務求深化觀影層次,令⼤家更接 近三、四⼗年代的創作氛圍。在此特別鳴謝羅卡先⽣、黃愛玲女⼠、陳守仁博⼠、游靜博⼠、黃淑嫻博⼠、劉嶔先⽣和吳⽉華博⼠。

本節⽬⾃三年前開始,⾄今已合共公映過22部由三藩市再出⼟的早期硝酸片。再次借這個機會鳴謝捐贈者⽅創傑先⽣,以及搜集組和修復組同事在整理、清潔、檢查和掃描等多⽅⾯⼯程所作的努⼒。

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主辦機構的意見。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的權利。

電影放映

放映時間表

座談會

票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