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月霓裳──國泰星輝八十載

簡介

陸運濤時代的電懋可說是最光輝的黃金時代,參考了荷里活片廠經營方式,網羅幕前幕後的精英,製作佳作連篇,如《四千金》(1957)、《曼波女郎》(1957)、《情場如戰場》(1957)、《黛綠年華》(1957)等。新加坡國泰旗下的國際影片發行公司,在香港接管了李祖永的永華影業公司,於1956年正式改組成國際電影懋業有限公司(簡稱電懋),開始製作大量國粵語片,以香港為製作基地,集製作、發行、院線於一身,將影片發行至星馬地區的戲院。

電懋的出品與公司形象,都走在時代尖端。旗下擁有陶秦、岳楓、唐煌、易文、王天林、左几、張愛玲等編導人才;演員更陣容鼎盛,女星如葛蘭、尤敏、葉楓、林黛、林翠顆顆明亮,男星如張揚、陳厚、雷震、喬宏等粒粒耀眼!片廠則流水作業生產,節省成本,作品質素穩定。多個部門各司其職,宣傳、發行、製片皆人才濟濟。宣傳部出版的《國際電影》雜誌及電影特刊,報導影片製作及明星動態,為影片造勢。短短的十數年間,電懋(後改組為國泰機構(香港)有限公司)為香港電影業帶來了不少創新的改變。

藉着國泰八十周年的慶典,香港電影資料館亦動員各組同事協力去策劃影展,重頭推薦兩部重新發現的陶秦佳作:由《四千金》原班人馬擔演的《蘭閨風雲》(1959),和多年未登上大銀幕的《龍翔鳳舞》(1959)。前者雖為缺本,但伊士曼彩色配合四大美人,絕對是眼睛的冰淇淋;後者亦是從館藏一部局部缺聲的35毫米拷貝,經聲音修輯才得以面世。除陶秦外,另設三個小主題,聚焦葛蘭多部名作、唐煌導演的回顧,和不常曝光的粵語製作上。電懋在五十年代已率先製作粵語片,以粵片明星,配合高質素編導的文藝片為賣點。這次選映了由左几、王天林和黃岱導演的《魂歸離恨天》(1957)、《琵琶怨》(1957)、《翠樓春曉》(1960)和《夜夜杜鵑啼》(1961)。

本館除放映節目亦設「幕後英雄匯─國泰八十周年展」展覽,聚焦多位管理功臣、導編俊彥及技術名將;幕前明星與幕後英雄,兩雙輝映。在此特別鳴謝國泰機構和朱美蓮女士的多方面支持和配合,並借出它們特別為八十周年而攝製的《新四千金》(2015)供放映之用。

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主辦機構的意見。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的權利。

電影放映

放映時間表

座談會

票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