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廈語電影訪蹤》封面

香港廈語電影訪蹤

自1947年廈語電影《相逢恨晚》攝製以來,香港一度成為廈語電影的重要製作陣地。由上世紀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中,由菲律賓、星馬及台灣等地華商投資、居港福建籍影人演出、本地幕後人員攝製,在香港的片廠拍竣,然後發行至東南亞閩僑聚居地區放映的廈語片,數目逾二百部。由於這批電影極少在香港上映,所以較少為本地電影研究者關注。《香港廈語電影訪蹤》一書請來多位本地及海外的學者、專家撰文,從歷史、文化、音樂等角度探討香港廈語電影的發展歷程和藝術面貌,並收錄了包括小娟(即凌波)、莊雪芳、王清河等曾參與拍攝廈語片的影人的口述歷史訪問,以及羅列1947年至六十年代中香港出品的廈語電影的資料,務求讓讀者對戰後香港影史上這較少人熟知的一章有所認識。

全書264頁,2012年3月出版,每本定價港幣160元。(吳君玉編)

ISBN 978-962-8050-62-8

摘要

目錄

前言 蒲鋒
編者的話 吳君玉

香港電影史話──廈語片篇 余慕雲

評論 
細說從頭:廈語影業的基本面貌及影片特色 蒲鋒
閩僑的海外網絡與廈語電影業 鍾寶賢
廈語電影業與菲律賓華僑 戴杰銘
告別桃花鄉,步向英皇道:香港廈語片的地理表述 容世誠 
廈語片與台語片糾纏的十年命運 黃仁
廈語古裝片的音樂運用:以南管為焦點 王櫻芬
五十年代廈語片:從其音樂看香港文化互動 余少華
遙遠寄相思――從電影文物初探廈語片中的南洋情懷 蘇章愷
對廈語片的改編的一些觀察 吳君玉

憶述 
口述歷史:王清河
口述歷史:凌波
口述歷史:莊雪芳
口述歷史:鷺紅

附錄 
影人小傳
香港廈語片片目

鳴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