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手藝到科技──香港電影的技術進程

前言

不必諱言,從二十世紀初到六十年代,香港電影可說是處於先天不足、後天失調的大環境下成長的──市場的狹小與不穩定,製作經費與日程的緊絀,使得大部份港片不得不因陋就簡。直到七十年代,片廠制度行之有成,海外市場逐步打開,港片的製作技術素質才普遍有所提高。到八十年代,則由於港片的豐收(票房收入與藝術成就兩皆如此),製作經費大增,港片又有較多資源認真地引進外國技術,並與本土特色結合,形成技術上全面現代化,而與國際接軌的局面。

然而我們亦不必為過去幾十年的小本艱苦經營而慚愧,反而要為此而慶幸,香港多年來以人力密集補器械之不足,逐漸竟然發展出一種着重手藝與變通,即所謂心靈手巧的傳統。最顯而易見的是功夫片/武俠片的成就;正由於大量幕前幕後人員的努力,靠長期體能、身手的訓練,結合靈活變通的動作設計,創造出一套富於香港本土特色的拍製方式。

而即使在八、九十年代,大量外國視覺特技引進之後,港片受國際重視和華人喜愛的,依然是那獨特的、依靠人手一點一滴匯成的動作設計/美術設計,而非高科技的電腦視覺效果。

今次展覽,正是沿這一主題、方向,希望能以較為感性的方式,展示香港電影從手工藝演進到現代化,又從人力密集的工業進入手藝結合先進技術的過程。在這過程中,香港電影漸次形成其東方美藝特色。

我們也嘗試重造五、六十年代著名武俠片中的巨型模型,展示當年的特技手藝精神所在,又以互動遊戲說明當年和現在都樂於使用的「藍佈景」特技,並在展場上採用多媒體(影音、圖像、文字並用)使整個展覽能寓教育於娛樂。至於成效如何,有待業內人士、評論界、文化界和觀眾的意見、批評指正。在此,謹向所有曾協助本次展覽的專家、前輩、朋友和日以繼夜工作的同事、製作與設計人員深深致謝。

節目策劃
羅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