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星河圖》展覽特刊

星河溯源

邵氏是東南亞重要的電影製作公司,影響力橫跨三十年,當中培養了不少台前幕後人才,其中最值得觀眾回味的是無數影星的風采。這其實也是邵氏公司因應業務發展和觀眾的需要,透過不同方式,發掘、培植出來的成果。
 
戰後香港影人雲集,1950年,邵氏父子公司收回旗下的南洋製片廠,易名為邵氏製片廠,開始攝製國語片供應邵氏在香港和星馬等地的戲院上映。此時邵氏的製作主要是邀請南來的影人如李麗華、嚴俊、周曼華、白光和黃河等主演,以愛情片為主。同時也提攜、發掘一些冒起的新秀如林黛、尤敏、趙雷等,讓他們擔綱演出,累積經驗。
 
1955年邵氏粵語片組成立,首次有計劃地培育新影星。透過公開招考和推薦,邵氏羅致了一些基本演員林鳳、麥基、歐嘉慧、張英才、龍剛、呂奇等,並銳意訓練他們成為粵語片新星,攝製一定數量的粵語片,供本地的戲院上映。同時也積極將他們推介給南洋的觀眾,開拓南洋的粵語片市場。
 
五十年代初中期,長城、鳳凰和電懋等大製片公司和獨立公司紛紛拍製國語片,香港頓成龐大的電影製作中心,令電影業競爭轉趨激烈。邵氏製片廠製作數量和效率都不高,出現影片供不應求的情況。1957年,邵逸夫從南洋來港,重整邵氏的製作方針,以攝製國語片為主,並在港廣招賢才、改善製作技術,在清水灣興建新製片廠,以便在港大展拳腳。1958年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因而成立,負責經營製片業務,而邵氏父子公司只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
 
為爭奪東南亞市場,邵氏必須增強競爭力,除拉攏一些具份量的明星如林黛、陳厚加盟外,更攝製具規模的中國傳統故事片,如《貂蟬》(1958)、《江山美人》(1959)、《楊貴妃》(1962)和《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等,替一些明星建立他們深入民心的形象,如風流皇帝趙雷、古典美人樂蒂和以反串聞名的凌波,確立他們在影壇的地位。大製作也給予新星如丁紅、丁寧、杜娟等亮相和鍛煉的機會,為他們日後主演其他影片鋪路。
 
為了應付多量的製作,演員的需求日增。1961年10月邵氏成立「南國實驗劇團」,由資深電影工作者顧文宗擔任團長,開始有規模、有系統地大量培訓演員。劇團分為國、粵語組,課程設計從基本的形體、感覺、發音、歌唱、舞蹈訓練至片場實習、學習化妝、置景、照明理論也包括在內,為邵氏培育一批具質素的新星,包括羅烈、鄭佩佩、李菁、秦萍、方盈、邢慧、于倩、金霏、岳華、陳鴻烈、李麗麗等。同時也會按個別影片招考演員,吸納新血,如王羽便是從《虎俠殲仇》(1966)招考演員時被發掘出來的。
 
除在港發掘和培訓演員外,邵氏也會邀請台、韓、美、日等地演員參演影片,又或在當地招請演員來港演出,其中又和台灣關係最為密切,何莉莉、井莉、陳思佳、林珍奇等便是在台灣發掘的。
 
七十年代中,配合電視業務的發展,邵氏更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辦「電影電視演員訓練中心」,培訓影星如傅聲、李修賢、汪禹等。與此同時,本港電影業群雄紛起,新興勢力凌厲,邵氏逐步減產,訓練電影明星的制度亦隨之消失,但其訓練模式卻在電視業繼續發展。
 
是次展覽以邵氏明星為題,製作了一幅約七十位明星在片廠拍攝不同類型影片的壁畫,後附巨畫中六個影棚的簡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