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電影初探

邵氏大事記

年份 邵氏大事記
1896 邵醉翁出生。
1898 邵邨人出生。
(註 1: 根據《中國電影大辭典》[上海辭書出版社,1995],邵邨人生於1898年5月10日。黃仁、梁海強等合編的《中國電影電視名人錄》[台北,今日電影雜誌社,1982] 則說邵生於1899。)
1901 邵仁枚出生。
1907 邵逸夫出生。
1924 邵仁枚到新加坡、馬來亞籌備電影發行公司。
(註 2: 年份根據邵仁枚為新加坡國家電影資料館所做的口述歷史訪問所言。)
1925 邵氏兄弟在上海成立天一影片公司,創業作為《立地成佛》。
1928 上海明星、大中華、民新、友聯、上海及華劇公司聯合組成六合影業公司,與天一展開激烈的競爭,被稱為「六合圍剿」。
邵醉翁派遣六弟逸夫長期在南洋協助邵仁枚,建立發行及放映網絡。
(註 3: 邵氏機構網頁稱邵逸夫於1926年往南洋,但一般的研究資料都認為邵逸夫是在「六合圍剿」以後才往南洋的,由於還沒有找到更充份的理據去支持前者,因此在這裡採納後一個說法。)
1931 天一拍攝首部片上發聲影片《歌場春色》,為中國有聲電影技術帶來突破。
1933 天一與粵劇名伶薛覺先合作,在上海拍攝首部有聲粵語電影《白金龍》。
1934 邵醉翁來港建立「天一港廠」,廠址位於九龍土瓜灣北帝街42號,在港公映的第一部作品為粵劇電影《泣荊花》。
1937 天一港廠改名南洋影片公司,由邵邨人代替邵醉翁主持業務。
1946 邵邨人加入大中華影業公司成為股東之一,並租出南洋片場予大中華作拍片之用。
1950 南洋影片公司改名邵氏父子公司,由拍攝粵語片改為拍攝國語片,屬下南洋片場亦改為邵氏製片廠。
1952 邵氏父子公司官方雜誌《電影圈》(港版)出版。
1955 邵氏粵語片組成立。

在星洲攝製第一部以邵氏名義出品的粵語片《星島紅船》。

1957 邵氏父子公司首次與韓國合作,攝製《異國情鴛》,由日籍的西本正(賀蘭山)擔任攝影。

邵逸夫赴港接掌製片事務。
邵氏官方電影雜誌《南國電影》在港出版。

1958 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成立,邵逸夫擔任總裁,同時在九龍清水灣買地籌建邵氏影城。邵氏父子公司改為在香港經營戲院及影片發行業務。
《貂蟬》於第五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女主角(林黛)及最佳導演(李翰祥)等五個主要獎項。
1959 《江山美人》於第六屆亞洲影展中獲最佳影片。

與日本東寶株式會社合作,在港拍攝《香港三小姐》。
鄒文懷加入邵氏兄弟為宣傳主任。

1961 南國實驗劇團成立,由顧文宗任團長,為邵氏培訓演員。

邵氏影城於12月6日正式啟用。

1962 李翰祥導演的《楊貴妃》於康城影展獲優秀技術大獎 (Grand Prix de la Commission Supérieure Technique du Cinéma Français ),以表揚其內景彩色攝影的成就。
1963 《梁山伯與祝英台》在港、台兩地屢創賣座紀錄,掀起黃梅調電影熱潮。

李翰祥離開邵氏兄弟,往台灣自組國聯公司。

1966 由胡金銓執導的《大醉俠》,標誌着新派武俠潮流的形成。

邵氏兄弟另一官方雜誌《香港影畫》出版。
美國《生活雜誌》(Life)大幅報導邵氏影城風貌。

1967 張徹導演、王羽主演的《獨臂刀》上映,票房超過一百萬港元,從此開創以男演員為主導的陽剛路線。
1969 方逸華加入邵氏兄弟,初在採購部工作。
1970 鄒文懷離開邵氏兄弟。
1971 與香港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作,成立演員訓練中心,由孫家雯主持,取代南國實驗劇團,全面培訓新人。

於11月發行股票,正式成為上市公司。

1972 李翰祥重返邵氏兄弟,首部作品為《大軍閥》。電視紅星許冠文被發掘,擔任片中男主角。
1973 羅烈主演的《天下第一拳》,打入美國電影市場,深受西方觀眾歡迎。

楚原導演的《七十二家房客》叫好又叫座,令已衰落的粵語電影重新興起。
與英國咸馬公司(Hammer Film Productions)合作恐怖片《七金屍》(Dracula and the 7 Golden Vampires),由姜大衛、施思、彼得古城(Peter Cushing)主演。
香港邵氏基金會成立,以資助醫院、教育機構、設立獎學金及師資培訓為主。
張徹代表邵氏兄弟,組織長弓公司。
邵邨人逝世。

1974 許冠文離開邵氏兄弟。

呂奇創辦金禾影業公司,包拍邵氏兄弟影片。
長弓公司開始在台灣拍片。
邵逸夫獲英女皇頒發CBE勳銜,由港督麥理浩爵士主持授勳。

1975 邵逸夫宣佈投資六千萬港元拍攝詹士克維爾(James Clavell)的暢銷小說《大班》(Taipan),並於翌年在邵氏影城開拍。

邵醉翁於2月17日逝世。

1978 邵氏兄弟在荷里活投資一千六百萬美元拍攝《地球浩劫》(Meteor, 1979),主演者包括辛康納利(Sean Connery)、妮妲莉活(Natalie Wood)、亨利方達(Henry Fonda) 等。
1980 邵逸夫成為電視廣播有限公司最大股東,並出任公司董事局主席。
1982 邵逸夫投資列尼史葛(Ridley Scott)導演,夏里遜褔 (Harrison Ford) 主演的科幻經典《2020》(Blade Runner)。
1985 邵氏兄弟基本停產,院線則出租予潘迪生的德寶電影公司。

邵仁枚於3月2日逝世。

1986 邵氏兄弟將影城出租給無線電視。
1988 邵氏兄弟與電視廣播有限公司合組大都會電影公司,由方逸華負責,創業作為《撞邪先生》。

位於清水灣的無線電視城全面落成啟用。

1999 以六億元將七百多部電影版權售予馬來西亞財團Usaha Tegas Sdn Bhd(該財團稍後在香港成立天映娛樂有限公司)。
2001 邵逸夫與方逸華成立電影動力有限公司,創業作為《絕色神偷》。
2002 邵逸夫創立「邵逸夫獎」,用以表揚在數學、醫學及天文學三方面有傑出成就的科學家,每年獎金金額達一百萬美元,被譽為「東方諾貝爾獎」。第一屆頒獎禮將於2004年舉行。

天映娛樂將七百多部邵氏作品修復及數碼化,重新推出市場。這批將於未來數年陸續推出的作品包括多部邵氏經典,如《江山美人》(1959)、《不了情》(1961)、《梁山伯與祝英台》(1963)、《刺馬》(1973)、《傾國傾城》(1975)等。

2003 與中國星合作投資十一億港元,於將軍澳工業村興建「香港電影城」,預期於2004年竣工。影城設施包括後期製作中心、行政大樓、攝影廠、電影院及展覽廳等。方逸華表示影城落成後,邵氏將再與演員簽約,開拍新戲。

 

編按
 

這個年表以追尋邵氏在香港的發展脈絡為主,因此對其前身的上海天一,只有簡略的記述。至於邵氏在星馬及台灣一帶的發展,限於篇幅,也只好從缺。有關邵氏在星馬及台灣的研究,請參閱以下一系列在第一及第二屆邵氏兄弟電影國際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論文:
  1. 陳美玲:〈邵氏兄弟在新加坡(20年代至70年代)〉
  2. 陳美玲:〈浴火的鳳凰:從《娛樂》看二戰後邵氏兄弟的娛樂事業與新馬人民的娛樂消遣〉
  3. 劉現成:〈邵氏電影在台灣〉
  4. 羅卡:〈邵氏在東南亞的跨界發展(1920至1970年代)──並與其他公司比較〉
  5. Timothy White: 'Exactly the Same But Completely Different: Product Differentiation in the Singaporean Films of Shaw Brothers' Malay Film Productions and Cathay-Keris'
年表中的香港影壇大事及香港社會大事兩部分,由於篇幅關係,也作了一些取捨。香港影壇大事部分所錄,以電影工業的發展為主;香港社會大事部分,則以政治、經濟及民生為主。這兩部分的作用,在於與邵氏的發展作一參照,從而觀察這個對香港本土文化有深遠影響的娛樂王國,如何與社會和時代互動。
 
參考資料:
  1. 方保羅:《圖說香港電影史1920-1970》,香港,三聯書店(香港)有限公司,1997。
  2. 余慕雲:〈「邵氏兄弟」和香港電影〉,邵氏企業與亞洲城市文化學術研討會論文,新加坡國立大學中文系,2001。
  3. 余慕雲:《香港電影八十年》,香港,區域市政局,1994年。
  4. 《南國電影》,香港,1957-1979。
  5. 《香港影畫》,香港,1966-1979。
  6. 湯開建、蕭國健、陳佳榮主編:《香港6000年:遠古──1997》,香港:麒麟書業有限公司,1998。
  7. 新加坡邵氏機構官方網站:http://www.shaw.com.sg/shawstory/shawstory.htm
  8. 詹幼鵬、藍潮:《邵逸夫傳》,香港,名流出版社,1997。
  9. 蔡洪聲、宋家玲、劉桂清主編:《香港電影80年》,北京廣播學院出版社,2000。
  10. 見本書鍾寶賢〈兄弟企業的分工及傳承──邵氏兄弟和邵氏機構〉一文。
  11. Stephen Teo: Hong Kong Cinema: The Extra Dimensions, London: BFI, 1997.
  12. 中國電影資料館編:《香港電影圖誌1913-1997》,杭州,浙江攝影出版社,1998。
  13. 余慕雲:《香港電影史話》(第一至第五卷),香港,次文化堂,1996-2001。
  14. 《香港影片大全》(第一至第四卷),香港,香港電影資料館,1997-2003。

在整理編撰這個大事記的過程中,蒙羅卡、鍾寶賢和呂大樂三位義務校閱初稿,並提出很多寶貴的意見,特此致謝。


整理:吳詠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