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

序言

《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記載了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二年在香港首映的港產片資料,共有五百八十七部,包括粵語片、國語片、廈語片和新聞紀錄片。
 
第三卷的片目資料,我們是以香港國際電影節出版的特刊所刊登的一九五〇年至一九五二年粵語片和國語片片目作為基礎,再按年份翻閱香港出版的《華僑日報》、《星島日報》、《工商日報》、《工商晚報》、《文匯報》、《大公報》、《成報》、《香港商報》、《新生晚報》;澳門出版的《大眾報》;廣州出版的《越華報》、《快活報》;新加坡出版的《星洲日報》、《南洋商報》、《南僑日報》、《南僑晚報》;馬來西亞出版的《星檳日報》;泰國出版的《全民報》、《中原報》、《中原晚報》;菲律賓出版的《華僑商報》;印尼出版的《新報》、《生活報》、《自由報》、《蘇門答臘民報》等,和香港出版的《電影圈》、《世界電影畫報》、《長城畫報》等電影雜誌,從中搜集有關上述影片的電影廣告、影評、影片製作過程的報導等資料。我們並搜集到一百二十九套上述年份電影的影像資料、二百五十七本特刊和一百五十張戲橋。
 
上述資料搜集後,我和助手周荔嬈小姐再加以整理、校對、考證,每部影片附上劇照,然後轉交給本館的編輯部門進行撮寫、編輯、翻譯及校對等工作。
 
第三卷的影片資料,絕大部份都搜集得到,而且相當齊全,可是仍有個別影片欠缺基本資料,希望本書再版時能補足。
 
港產廈語片自一九五一年開始增多,由於極少在香港公映,因此有關的資料相當難得。幸好廣州中山圖書館藏有公映廈語片最多的國家地區(有如新加坡、台灣、菲律賓等)的報章,我們從中可以找到大部份廈語片的資料;可是由於中山圖書館所藏的上述報刊並不齊全,故此有關廈語片的資料亦不詳盡。
 
值得特別一提的是,當年港產國語片因為排期關係,其中不少未能在港公映,只在外地放映,因此不少國語片的公映年份,與出品的年份並不相同。而個別沒在香港公映的國語片,由於資料欠奉,無法刊載於《大全》之內,還有待將來研究時再補充。
 
在整理資料的過程中,我發覺港產片的產量多數是按年遞增的,可是一九五一年港產片的產量,比一九五〇年減少了約二十部。原來一九五〇年末開始,韓戰爆發,聯合國對香港實施禁運,攝製電影的必需原料──菲林和沖印原料都在禁運之列,因此造成香港電影製片家生產上的很大困難,因而減產。這種情況到了一九五一年下半年才慢慢得到改善。
 
我又發覺一九五二年港產國語片的產量,比一九五一年增加了倍半,原因是當年國語片的主要海外市場──星馬經濟繁榮,對國語片的需求大增。當年攝製一般國語片的成本不高,光是「賣片花」(版權預售海外市場的安排)的收入,基本可以歸本,港澳市場有收益即有利潤,因此造成國語片的產量大增。
 
另一發現是一九五〇年港產片產量最多的類型是「武俠片」(有六十二部,佔當年總產量的三份一),一九五一年則是「喜劇片」(有四十部,約佔當年總產量的四份一),一九五二年仍是「喜劇片」佔大部份(有七十三部,佔當年總產量三份之一)。它們興衰的主因都是因為某一類型的影片賣座,導致跟風搶拍,直至觀眾看膩了,口味轉變,另一類型影片又賣座,又跟風搶拍,如此不斷循環。
 
還有屬香港獨有的,是改編自電台天空小說的「天空小說片」(屬於香港本土文化之一),在一九五〇年開始興旺(有十六部之多),可說是它的黃金時代。
 
余慕雲
研究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