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畫早晨
芳姿綽約——水銀燈下的芳艷芬

簡介

素有「花旦王」美譽的芳艷芬,粵劇造詣非凡,擅演「青衣」行當,以溫婉端莊形象深植人心。芳姐的電影世界亦多姿多采,演出角色不拘一格。隨著更多影像資料納入館藏,香港電影資料館繼2002年「芬芳吐艷——芳艷芬銀幕姿影」電影放映節目,二十年後再度回顧這位粤劇、電影藝術表演者的經典作品。

芳艷芬(1928年-)原名梁燕芳,10歲開始學習粵劇,16歲擢升正印花旦,獨創細膩柔美的子喉「芳腔」。於1952、1953連續兩年在香港報章《娛樂之音》主辦的「梨園三王」選舉中,獲讀者投票選為「花旦王」。芳姐自1949年涉足影壇,從處女作《花落紅樓》(1950)到1959年婚後息影,十年間演出近150部作品。她從不演反派,但銀幕形象豐富多元:飽受欺凌的良家婦女最為常見,展現柔中帶剛、堅強勇敢的女性美,引起當時生活困苦的普羅大眾,尤其女性觀眾的共鳴與讚許。她時裝造型美艷摩登,古裝扮相典雅娉婷,且戲路甚廣,時而歌女、窮家女,時而俏婢、忠孝婦,在喜劇鬼馬活潑、能收能放,文藝片則幽怨含蓄。芳姐息影後,於八十年代復出致力公益事業,1984年成立「群芳慈善基金會」,數度義演粵劇,台前幕後同樣宅心仁慈。

芳姐從影十年,見證五十年代香港電影的蓬勃發展。戰後粵語歌唱片大盛,芳艷芬無論飾演歌女或其他角色都逢戲必唱,不少小曲成為膾炙人口的流行曲;時裝片裡穿起西化服飾,呈現在粵劇世界看不到的現代獨立女性形象。五十年代中後期,名伶戲寶陸續搬上銀幕,芳姐乘著風潮拍攝戲曲片,不少名劇的珍貴紀錄得以保存下來,讓今日觀眾仍能回味。芳姐退出演藝圈正值粵語片發展巔峰,合作過導演有唐滌生、周詩祿、左几、珠璣、莫康時、蔣偉光及龍圖,演員有任劍輝、新馬師曾、林家聲、梁醒波、羅劍郎等,重溫芳姐的經典作品時,亦能認識香港粵語片繁榮期的脈絡。

是次「影畫早晨」節目特選十八部芳姐的電影,類型橫跨古裝戲曲片、民國文藝片、時裝喜劇等。當中四部從未在資料館的銀幕放映,包括《唔嫁又嫁》(1952)、《艷福齊天》(1952)、《硃痕記》(1958)及《仙女牧羊》(1958),影像寶貴,不容錯過。

特別鳴謝:芳艷芬、羅卡、黃文約、何詠思、張西美

本節目內容並不反映主辦機構的意見。如遇特殊情況,主辦機構保留更換節目的權利。

 

電影放映

放映時間表

票務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