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影愛漫遊
香港電影資料館(資料館)最新節目「光影愛漫遊」已隆重登場!
資料館經年搜集豐富珍貴的電影藏品,致力發掘不同途徑推廣香港電影瑰寶至世界各地。一系列電影節目將由資料館穿梭至香港各大博物館,「漫遊」到不同地區與觀眾見面。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甜蜜蜜》(1996)電影放映
_cropped.jpg)
為紀念鄧麗君逝世三十周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電影資料館誠意呈獻經典之作《甜蜜蜜》— 全片巧妙地借用「鄧麗君熱潮」貫穿劇情,既為鄧麗君的首本名曲譜上動人故事,同時亦為電影注入濃濃的時代旋律,為「聲畫絕配」提供完美示範。故事講述黎明和張曼玉分別從內地來到香港,再漂流到紐約的愛情故事。兩人在香港相遇,經歷身邊港人的生離死別,最後在紐約再因鄧麗君的歌曲而重逢。
3/5/2025(六)3: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1996 | 彩色 | 數碼檔案 | 粵語 | 中英文字幕 | 116分鐘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公共圖書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伴我同行》(1994)電影放映

配合「香港悅讀周2025」,香港公共圖書館與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呈獻感人電影《伴我同行》。
1936年廣州出生的程文輝,襁褓時因醫療延誤導致失明,未能就學,更險些被家人送走去學藝賣唱,幸家中傭人和姐對她不離不棄,在其悉心的照顧、支持和鼓勵下,程文輝克服重重困難,得以入學。戰後程文輝隨家人來港繼續升學,更負笈美國,回港後成為社會福利署首名失明社工,更當選香港十大傑青,及獲頒授多項勳銜,成就卓越。1980年,程文輝將自己的奮鬥過程,寫成英文自傳One of the Lucky Ones(中譯為《失明給我的挑戰》),鼓舞人心。十年後,香港話劇團導演古天農將此書改寫成《伴我同行》劇本,並將這段主僕情深的真人真事搬上舞台。1994年,善於將舞台劇搬上銀幕的高志森將這個感人故事拍成電影,由擅寫人情冷暖的杜國威編劇,由舞台劇原班演員,包括劉雅麗(程文輝)、許芬(和姐)擔綱演出。劉雅麗以內斂而動人的演出,細緻呈現程文輝的掙扎與成長,展現堅毅不屈的精神。許芬則以真摯細膩的演技,成功塑造和姐這個充滿愛心而堅韌的人物,並憑此獲得第1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提名,表現備受讚譽。在編、導、演的戮力合作下,本片不僅是勵志篇章,更透過程文輝與和姐之間的互動,展現人性的光輝與無條件的愛,讓人反思生命的韌性與內在價值。
鳴謝:寰亞影視發行(香港)有限公司
26/4/2025(六)1:30pm–3:00pm
26/4/2025(六)3:30pm–5:00pm
27/4/2025(日)1:30pm–3:00pm
香港中央圖書館展覽館
1994|彩色|數碼檔案|粵語|中英文字幕|84分鐘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滄海一聲笑──黃霑」展覽特備節目

《刀馬旦》(1986)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黃霑為徐克執導的《刀馬旦》創作電影音樂,兩位講者將以此作為引子展開對談,讓觀眾深入了解霑叔多年來創作電影音樂之路的歷與練,如何巧妙地將中國傳統樂器混搭其他音樂元素融入電影之中,成功創造出獨特的音樂風格,因而被尊崇為香港電影音樂界的一代宗師。
23/11/2024(六)2: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1986 | 彩色 | 數碼檔案 | 粵語 | 中英文字幕 | 104分鐘
設映後談,講者羅展鳳博士及張志偉博士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李小龍 — 經典永續」展覽特備節目
《細路祥》(1950)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李小龍1948年開始演出粵語片,以《細路祥》(1950)、《危樓春曉》(1953)等影片成為五十年代知名童星。他在《細路祥》中飾演一名誤入歧途後改邪歸正的孤兒,跟飾演義父何大叔的伊秋水一老一少相映成趣。觀眾可以從影片中感受到即使江湖險惡、世態炎涼,人性總有善良的一面。映後談將由嘉賓講者馮素波女士(於片中飾演阿珠)及何思穎先生與觀眾一起探討《細路祥》的製作背景、主題和演員的表現,讓觀眾加深了解1950年代電影製作的技術,同時回顧李小龍的從影之路,側面反映香港戰後社會的精神面貌。
22/7/2023(六)2: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設映後談,講者馮素波及何思穎
免費入場,座位有限,先到先得。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無中生有- 香港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展」特備節目
《四千金》(1957)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四千金》講述了孔家四位不同性格的姐妹的感情生活的故事。電影出色之處在於編導陶秦成功地運用時裝塑造了都市女性的形象,而且角色與演員形象相符合。映後談將探討電影中的角色、情節和時代背景等,並與當時的社會和文化背景進行比較和分析,讓觀眾加深對電影美術及服裝造型的理解和欣賞。
13/5/2023(六)2: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設映後談,講者鄧達智及劉天蘭
鳴謝國泰-Keris影片私人有限公司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歌神之笑傲江湖
《最佳拍檔》(1982)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最佳拍檔」是1980年代新藝城影業有限公司製作喜劇系列的代表作,内容講述許冠傑飾演的King Kong和麥嘉飾演的光頭偵探這對最佳拍檔的冒險故事,在當年叫好叫座,單是第一集的收益便超過港幣2700萬,打破當時香港的電影票房紀錄。兩位講者將從電影的情節、製作、觀眾反應等各方面探討及分析,讓觀眾對1980年代香港電影中的動作喜劇片有更深入的了解。
8/4/2023(六)12: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設映後談,講者張志偉博士及何思穎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笑傲江湖》(1990)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電影改編自金庸的同名武俠小說,講述明朝萬曆年間,許冠傑飾演的令狐沖因武功秘笈被盜而捲入一場江湖鬥爭。電影榮獲第27屆金馬獎及第10屆香港電影金像獎的多個獎項。兩位講者將從電影的創作理念、武術設計、主題歌等多方面詳細分析,讓觀眾對香港武俠電影的流變及發展有更深入的了解。
15/4/2023(六)12: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設映後談,講者吳俊雄博士及何思穎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金庸的電影世界
《絕代佳人》(1953)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為紀念金庸先生誕辰99週年,香港文化博物館與香港電影資料館特別合辦《絕代佳人》(1953)電影放映及映後談活動。電影由金庸(林歡)編劇,故事講述夏夢飾演的趙國人如姬,因戰亂逃至魏國而邂逅信陵公子(平凡),為了救國犧牲自己當上魏王(姜明)的妃子。講者將與觀衆分享他對這部經典影片的賞析角度,並探討金庸編劇的手法及風格。
11/3/2023(六)11:00pm
香港文化博物館一樓劇院
設映後談,講者鄭政恆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平凡.不平凡——李小龍
《人海孤鴻》(1960)電影放映及映後談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按此重溫節目內容。
香港文化博物館 x 香港電影資料館 「瞧潮香港60+」電影放映及映後談系列
2021年10月至2022年1月,資料館將聯同香港文化博物館精選四部香港經典電影,舉辦放映及映後談,為該館全新常設展覽「瞧潮香港60+」開幕誌慶節目之一。
活動邀得香港大學社會學系名譽副教授吳俊雄博士(梁款)及資深電影研究者何思穎先生(Sam Ho),於一連四場映後談擔任講者,與影人對談,並分別從流行文化及電影美學的角度,交流探討本地電影歷史和文化,深入淺出帶領觀眾欣賞整個放映系列。
日後,資料館將與更多博物館合作,送上不同電影到觀眾眼前,與大家一起探索香港光影足跡!
節目已圓滿結束,觀眾可由以下連結重溫節目內容。
《家有囍事》(1992)映後談: 按此
《倩女幽魂》(1987)映後談: 按此
《父子情》(1981)映後談: 按此
《黃飛鴻》(1991)電影分享對談: 按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