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覽專題文章:那個哄堂大笑的年代

展覽專題文章:那個哄堂大笑的年代

(文:家明)

香港電影歷史中一流笑匠,都有形影不離的御用拍檔。

像新馬仔與鄧寄塵這對夠經典了吧?重看他們在上世紀五十年代開始的一系列電影,仍然令人笑不攏嘴。新馬仔粵劇起家,到拍電影時已是老戲骨,在銀幕上完全自由揮灑。據說他不依從劇本,愛即興爆肚,鄧寄塵是最擅長跟他配合的對手。他們拍過不少「兩傻」片,新馬仔是主角,眉精眼企;鄧寄塵則傻傻戇戇、口齒不靈,常常被新馬仔教訓。兩人一唱一和,是對可愛的活寶。

其中一部最出色的是《搭錯線》(1959)。人浮於事,兩傻為了生計,竟想到反串媽姐到旅館打工。新馬仔及鄧寄塵扮女人,舉手投足十分銷魂(《搭》跟美國名片《熱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 同期,可說東西各相輝映)。喬裝後的新馬仔,認識了羅艷卿演的住客。羅艷卿被有錢佬癡纏,找新馬仔幫忙,新馬仔戲內由媽姐「反串」成花花公子,一下子又風流倜儻起來。男變女,女再變男,華語電影的性別錯摸極致。新馬仔做花花公子也好笑,說自己從澳洲回來,情敵富翁(金雷)試探他,問他澳洲有甚麼名勝,他竟說「澳門」!爆肚之另一典範。

新馬仔及鄧寄塵道骨仙風,在那年頭的粵語片中,總是生活拮据、朝不保夕。還好兩人都是樂天派,天掉下來當被蓋,電影結局也是守得雲開見月明。幾年後港片的喜劇風貌改變,出現了梁醒波與劉恩甲這圓碌碌一對。電懋出品更講究格局氣派,製作相當認真。故事主線不同了,主角不用再憂柴憂米。戰後香港南來者眾,梁與劉演出的三部「南北」影片,反映出當時文化衝突的現象。

劉恩甲是來港的「外江佬」,講國語,跟廣東地頭蟲梁醒波冤家路窄,碰面必定針鋒相對。在《南北和》(1961)兩人都是裁縫,在《南北一家親》(1962)他們都是開飯館的,同行如敵國。彼此各不相讓,看不起對方文化,語言更牛頭不搭馬嘴。梁說劉「大花筒」,劉聽錯了,以為罵自己「大飯桶」。梁醒波又是粵劇名伶,表情趣怪多變,有獨樹一格的喜感及節奏,亦精於爆肚。《南北和》最好玩一段,梁醒波扭開收音機,正播放他的首本名曲「擔番口大雪茄,充生曬扮經理」,劉恩甲覺得不堪入耳,扯破喉嚨唱京戲回敬。梁不甘怠慢,高唱廣東大戲還撃。一時之間,南腔北調在夜深擾人清夢,苦了兩老的兒女。

下一代是「南北」系列重要的副線。透過兩代對比說明了,上一代儘管河水不犯井水,始終抵抗不了時代洪流。梁及劉的兒女,紛紛在父親不知情下交往,語言隔閡全不是問題,甚至因為愛屋及烏,進一步好奇、仰慕對方文化。關於中港文化融和,近六十年前的影片尚如此開明。

好像香港的笑匠都離不開反串!新馬仔、鄧寄塵如是,梁醒波也如是。「南北」第三部《南北喜相逢》(1964)中,梁反串成蘭花姑母,風騷入骨,堪稱是他的搞笑代表作。順帶一提,香港得天獨厚,幾十年來開放自由,荷李活電影大都同步公映。東西文化養分兼收並蓄,為本地喜劇提供無數靈感。新馬仔與鄧寄塵的「兩傻」片,既有卓別靈、神經六(Harold Lloyd)式默片形體笑料,又有「阿飛」、「牛仔」及「貓王」(鄭君綿維肖維妙)等諧仿。上面提及《熱情如火》,新馬及鄧的《搭錯線》跟它異曲同工,然而兩傻在一年後,的確受《熱情》啟發拍成《因禍得福》(1960)。他們再度反串,為了避債加入女子舞團。《南北喜相逢》的梁醒波,同樣逼於無奈扮女人,說不定也受《熱情》影響(張愛玲劇本意念,部份來自英國話劇《真假姑媽》(Charley's Aunt)。最意想不到的是,《熱情如火》的啟蒙橫跨三代香港喜劇───1986年許冠文拍成《歡樂叮噹》,又是另一部《熱情》港版。

說起來的確是時勢造英雄。七十年代以降的香港,社會與電影邁進新紀元。許氏兄弟密集笑料的廣東話喜劇大行其道,票房屢創新高。許冠文同樣集各家之長,他有梁醒波的節奏與幽默感,也從默片及西片取得靈感;許氏三兄弟的角色分工,容易教人想到麥氏兄弟(The Marx Brothers)。許冠文專演勢利寒酸的老闆,唯利是圖,抓緊港人求發達心理。不過到了影片結局,一切利益均是其次,人情味最重要。許冠傑其後離開兄弟班轉投新藝城,許冠文跟弟弟許冠英繼續合作無間。

跟鄧寄塵對新馬仔一樣,許冠英對許冠文有綠葉作用。不同的是,機關算盡的許冠文往往自食其果;反而給他欺負的許冠英,傻人有傻福。《半斤八兩》(1976)以私家偵探為題,許冠英是許冠文的助手。戲院被放炸彈要脅,老闆帶著炸彈找文求救。文著英在辦公室即席試試炸彈真偽,怎料最後自己當殃。《摩登保鑣》(1981)許冠文是護衛教頭,為省錢叫學生在課室學車。英「學成」考牌,不但不及格,還意外把汽車急速倒後開行,把文連同座駕撞下海。《雞同鴨講》(1988)許冠英抗議許冠文的燒鴨店剝削,辭職加入美式炸雞快餐店。英及文穿著燒鴨與炸雞的宣傳公仔衫,本來想親民,竟在街頭上映雞鴨大戰!

許冠文的影響非常深遠,當中包括周星馳。周星馳尤其在電視時代,舉手投足甚有許的味道。

周星馳跟吳孟達,自是香港喜劇史另一對深入民心的拍檔。《賭聖》(1990)、《逃學威龍》(1991)、《鹿鼎記》(1992)、《濟公》(1993)、《破壞之王》(1994)、《西遊記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寶盒》(1995)等,一直到《少林足球》(2001)。周跟吳合作,實始於無線電視。《蓋世豪俠》(1989)及《他來自江湖》(1989),已經離經叛道,充滿古怪「無厘頭」橋段。《他來自江湖》他們演父子,父親為老不尊,經常被兒子奚落。不知哪裡來點子,當周星馳一唱〈將軍令〉,吳孟達就身不由己的耍太極!這意念影響到後來的《賭聖》,周演的細姪一叫「三叔」,吳立即情不自控。周星馳與吳孟達,往日言行儘佻皮抵死,當時亦成娛樂報佳話。他們更一度「上契」,較年長的吳孟達是「契仔」,周星馳才是「契爺」。

「俾你估到我仲係食神?」周星馳與吳孟達喜劇的核心,的確是「永遠意想不到」幾隻字。他們的玩笑有時令人哭笑不得。《濟公》中周星馳不知自己是神仙,吳孟達下凡提醒他。民間傳奇的伏虎羅漢,戲裡是只及嬰孩智高的瘋漢子!別小看「無厘頭」搞笑的顛覆力量,它可以是做人哲學。你大條道理辯論,我用周星馳一句「你講嘢呀?」便得以化解。「認真便輸了」邏輯,大概由那時起。當未來令人憂心忡忡,很多人感到困乏無力時,它特別有治癒的功用。

懷念在大銀幕看經典喜劇拍檔,那個哄堂大笑的年代。

文章內容為作者觀點,並不代表香港電影資料館的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