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十年代的生活方式──衣食住行》展览特刊

前言

战后人口暴增,五十年代是民生艰困的时期,也是从贫困落后步向工商业化的时期。六十年代经济有所好转,欧、美、日生活方式与流行文化大举入侵,青少年一代以洋化为时麾,生活方式又朝着西化潮流有所转变。本地电影既让我们看到香港人衣、食、住、行的特色,也带领潮流加快转变,实在是研究香港本土文化与民生状况的生动资料。

本次展览说不上是什么整体深入的研究,毋宁是对五十、六十年代生活方式、面貌一次偏重感性的活泼的展现。我们尝试用大量电影剧照、场景图片和一些影片片段活生地突显当时生活上的某些特色,让观者在怀旧之余,对当年的民生、文化也有所认识。

在筹划这个展览时,得到香港中文大学文学院院长郭少棠教授和他的一群学生协助良多。事实上,郭教授在去年秋季开设了一个与五十、六十年代社区生活有关的课程,利用香港电影资料馆的一些粤语片影像资料作为教材,鼓励学生通过这些影像资料做分析、研究、撰写论文(其中部份摘录于本刊),并参与、协助本次展览的图片选辑工作。类此的合作,虽是首次,但别具意义,值得试行下去。

在此我得感谢协助筹办是次展览的香港中文大学历史系部份师生,和所有曾协助本次展览的同事、朋友。

香港电影资料馆节目策划
罗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