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花雪月李翰祥

序言

黄爱玲

 
李翰祥胡金铨同辈,两人相识于微时,五十年代曾与冯毅、蒋光超、马力、沉重、宋存寿等结拜为兄弟,戏称七大闲」。 他们俩都来自北方,深受京城文化的薰陶,潜移默化,京剧艺术于是成为了日后胡金铨电影风格的基础,而帝都宫廓的华丽与颓萎、天桥庶民的生趣与鄙俗,又为李翰祥的作品提供了丰盈充沛的创作养份。有趣的是,胡金铨生前虽然不算得志,其作品却一直受到评论及学术界的眷顾,研究者众,得到的评价相当崇高而一致。相对来说,李翰祥一生多番起落,拍片逾百,评论不少,但对其作品和电影事业的系统研究,却显得比较贫乏。所以如此,一个重要的原因可能是李翰祥的电影类型太庞 杂,从素朴沉实的文艺言情,到千娇百媚的古装宫闱,从严谨考究的历史故事,到随手拈来的风月骗术,常令论者晕头转向,无所适从,难以为他定位,不若胡金铨心无二志地钻研他的技艺,一生只拍了十来部影片,风格纯净统一,研究起来,线索分明,比较容易掌握。

 

早一阵子,跟罗卡闲谈时,提及他认为对李翰祥的评价,在不同时代不同地区,常出现很大差异。我心生好奇,翻阅六十年代初的《中国学生周报》,发觉今天我们已公认为香港片厂制度代表作的《武则天》 (1963) ,当年曾被狠狠地批评。听说此片参加康城影展,西方评论相当刻薄:属于天主教民主党的《新闻报》(  Il messaggero  )说:『在《武》片所犯的错误,是稍为懂得电影的人都无法原谅的。他导演这部影片,不能称为电影,仅仅是等于我们许多 杂志刊印的照片连续故事而已。」    白景瑞:〈《武则天》 ── 康城评论坏〉,  1963/6/14    本地评论比外国厚道,却也相当尖锐 ──本片可以说是部很详尽的历史书(至于它的观点是否正确是另一回事),人物、史实的交代井井有条,但它显然欠缺现代电影的紧凑性和真切感。」  〔火光: 〈《武则天》拉 杂谈《七侠四义》〉,  1963/6/21    围绕这个女人的人和事,有七情六欲之繁,李以处理某些情绪见效的手法,不见得能把握这个多姿多采的生命。它所以如此,简言之,乃是李缺乏多方面的兴趣,和创造性的观念。」    田戈:〈《武则天》〉,  1963/6/21     1984  年,多得香港国际电影节香港电影回顾部分的策展,本地影评开始重新评价这部作品,资深影评人石琪亦认为此片被忽视了二十年有多,现在应是重出江湖的时候了。」    〈李翰祥的《武则天》 ── 香港电影节的新发现〉,明报晚报,  1984/2/27   2002  年,此片被香港电影评论学会评选为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之一:李翰祥将辩证的结构放在宫闱史诗里,令《武则天》明显有着一个女性主义的论述 …… 。观众固然可以从奇观的角度欣赏《武则天》(服装、布景及道具皆教人叹为观止),但如能看出它是一部明智的宫闱片,更会惊为天人。」    张建德评《武则天》,《经典  200 ── 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  2002 

 

在这个最佳华语电影二百部的选举活动中,李翰祥共有四部作品入选,另外三部为香港黄梅调电影的代表作《梁山伯与祝英台》 (1963)  、台湾国联时期反璞归真的文艺片《冬暖》 (1969)  和北上内地重拾清宫旧梦的《垂帘听政》 (1983)  。不要忘记了,另一部入围的国联作品《破晓时分》 (1968) ,执导的是宋存寿,背后的创作动力和整体构思显然也是来自李翰祥。无论从电影潮流的带动、片厂美学的发挥,以及对三地电影工业的影响,李翰祥都是华语电影里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人物。

 

我们没有机会见过李翰祥,却很幸运,在其后人捐赠给香港电影资料馆的物件里,找到了当年他在北京时拍下的纪录片段,详细忆述自己的故事,蓝天云将这段自拍的口述历史整理成文; 1975  年,刘成汉曾就创作的问题访问了李翰祥,写成〈与李翰祥的对话〉一文,内容详尽而又具针对性,承蒙作者慨允,我们将之收录于本书内。这两篇文章拼在一起,构成了一幅有趣的李翰祥自画像」。 我们也访问了多位曾与他一起工作的演员和幕后人员,他们的第一身忆述,又凑成了另一幅丰富立体的李翰祥图像 ── 我们几乎可以看到一个皮肤黝黑的东北大汉,在片场里摆弄着他心爱的古董,又或者在他自己家里的饭桌上,扯着大嗓门与朋友们天南地北。从许敦乐、林福地、他的女儿李燕萍、李殿朗诸位的访谈和忆旧文章中,我们跟随着他的足迹,从香港到台湾再去北京,看到的不只是一个艺术家寻找电影梦之旅,更是一则概括了由五十年代以降国共争斗的冷战故事。

 

在评论文章方面,应邀的作者都是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顾李翰祥的电影,分别从文化渊源、叙事风格、电影类型、历史想像、性别角度和华语电影工业去探讨他的作品。部分在旧有的基础上重新出发,好像和八十年代石琪、李焯桃、张建德、陈辉扬、陈耀成等评论进行对话。李翰祥最为人所乐道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或其他古装美人戏」, 早已有不少人论及,近年又有焦雄屏的〈女性意识、符号世界和安全的外遇 ── 记《梁山伯与祝英台》四十年〉〔载于《邵氏电影初探》〕,陈炜智在网上发表的〈中国文化梦〉、〈李翰祥的造景造境美学手法〉等文以及《我爱黄梅调:丝竹中国   古典印象 ── 港台黄梅调电影初探》一书,所以在这本书里就没有专论。至于有关国联时期的讨论,焦雄屏的《改变历史的五年:国联电影研究》依然是迄今为止最全面的研究成果。

 

假如在这次回顾展及这本书中,大家没有看到一个首尾一贯的李翰祥,那是因为矛盾重重本来就是他的特性。跟他电影中扑朔迷离的历史人物一样,我们同样需要从各式各样的偏见中走出来,对这位电影人重新审视。
 
于此,除了各位接受访问的前辈、慷慨赐稿的作者、热心帮忙的黄家禧先生和提供剧照的机构外,我们特别感谢李翰祥先生后人李燕萍女士、李殿朗女士、李殿馨女士、李殿音女士和李承翰先生提供资料和全力协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