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氏电影初探

前言

「邵氏」 是一面非常奇妙的招牌,无论你是属于那一个年纪层的,都会找到属于自己年代的邵氏记忆。父母的一代,不,那一辈的父亲大多忙于工作养家,很少进电影院,倒是不少年轻母亲带着孩子们去看电影,两个孩子一张票,蛮划得来的,我就是这样拖着母亲的手,在住处附近的乐都戏院看了很多邵氏电影。印象中很少看黑白片,大概当时着都更喜欢那综艺体彩色阔银幕 bigger than life 感觉,看完了把银幕上的千娇百媚花团锦簇金雕玉砌,都一并打包带回家去,在一个又一个悠长的下午慢慢消耗着,等待下一次的「盛宴」。 那时候每月一次到报摊购买新鲜出炉的《南国电影》是莫大的喜悦;那时候也没有电检三级制,看《独臂刀》( 1967 )是跟着哥哥一伙儿去的。一位朋友告诉我,他的经典邵氏经验是与同学们瞒着家长去看吕奇导演的咸片」。 三十来岁的朋友,他们的邵氏回忆并不是封锁在热闹的戏院里,而是在夜半无人亦无私语之时,一部接一部地狂看海外发行的录影带,都是些配了英语对白的武侠动作片。至于二十出头的一代,虽然错过了邵氏的经典,却也矇矇胧胧地听过邵氏影城的神话,即使没有看过必属佳片」的「邵氏出品」 ,却都认得一年一度出席香港小姐选举的邵逸夫先生。
 
邵氏尚未成为历史,但对邵氏很需要进行研究。不是对任何事物都可进行历史研究的。这里面要有一些基本的条件。例如一定的时间跨度,期间有相当的变化和发展,又有可供参考的文献和材料流传。此外,研究者和被研究的事物之间最好有足够的时间距离,对于建立冷静的观察和公允的态度来说,这是有帮助的。就此而言,邵氏电影基本上具备了进行历史研究的条件,毕竟这已是超过七十个年头、内容繁复多样的历程。 2001 年,新加坡国立大学举办了第一届邵氏研讨会,去年由香港浸会大学接力,今年还将移师北美洲的伊利诺大学呢。听浸会大学的卓伯棠说,已将第一、二届会议发表的学术论文整理成书,快将出版。随着邵氏数码影碟的陆续发行,邵氏研究肯定会成为香港电影研究的一个重点。
 
去年,香港电影资料馆举办了国泰电影回顾展,并相应出版了《国泰故事》一书。今年,我们再接再励,借着「邵氏名片大展」 这个机会,出版《邵氏电影初探》,为邵氏电影做一些基本的整理工作。说是初探,倒不是故作谦虚,而是不能不谦虚。邵氏家族的电影事业,从上海到香港,历时几近八纪,不但对本地电影工业影响深 远,在中国电影史上也占了很重要的一个位置。综看整本书的文章,李翰祥和张彻不约而同成为多位作者讨论的焦点,有的从类型出发,有的缕述他们的电影风格,其中有褒有贬,各有理据。现在可供参考的影片还很不足够,我们的作者们大部分都依靠朋友间流传的翻版录影带或光碟,影音素质大抵只能用 " 松、郁、矇 " 三个字来形容,有时不免雾里看花,这些都是当下做邵氏电影研究的局限,只有寄望邵氏作品的数码影碟能陆续发行,包括早期的黑白制作。
 
在编辑《国泰故事》和本书时,一直都抱着两个宗旨:一、尽量为研究者提供一些基本上比较准确的资料;二、为作者们提供一个比较开放的园地,容纳不同类型的论述,而不拘泥于一种形式,对于研究的对象,当然也不会只是隐恶扬善,歌功颂德。这当中的平衡不容易取得,一切仍在摸索中。最后,非常感谢所有曾经出力帮助的朋友们,在这个暴戾纷乱的大环境里,祝着平安大吉!
 
黄爱玲
二零零三年三月十七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