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五卷(1960-1964)

前言

黄爱玲、郭静宁

六十年代初、中期,粤语片产量非常高,196061年均超过二百部,制作条件和技术掌握亦较五十年代大有进步,而国语片则由于大片厂制度的壮大而渐渐占据了市场的优势,为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粤语电影的戏剧性滑落,留下了伏笔。

粤语电影

观乎影片内容的取向,主事邵氏粤语片组、开办龙凤影片公司的周诗禄导演曾言道:关于粤语制片的趋势,可说得是轮流转变的,有时盛行古装片,有时盛行武侠片,有时候却盛行时装片,十多廿年来都是如此经常变动的。制作良好的时装伦理文艺片,始终是卖座良好的,目前粤语片圈普遍是这样的现象。1留存至今天仍值得细看的,优秀的文艺片始终占一席位。

中联电影企业有限公司自1952年成立,以拍摄文艺片建基,五十年代巅峰期,作品有改编自文学名著的《家》(1953)、《春》(1953)、《秋》(1954),以至《危楼春晓》(1953)、《父母心》(1955)、《寒夜》(1955)、《天长地久》(1955)等写实动人的作品。踏入六十年代,以资深影星为主的股东,适宜演出的片种有限,与社会现况及潮流的距离日大,中联的出品越见放缓,卒于1964年拍罢《香港屋檐下》后停产,股东之一白燕亦于是年退休。中联股东因理念接近而走在一起,他们各自另行成立的公司,亦大都秉承文艺写实传统。吴楚帆设立华联、新潮公司,《人海孤鸿》(李晨风导演,1960),关注青少年问题;《火窟幽兰》(李铁导演,1961)刻画失足父亲对子女的爱。张瑛和谢益之的华侨电影企业公司,196163年间连接拍摄了六部改编自张恨水小说的电影,包括李晨风导演的《金粉世家》(上、下集,1961)以及左几导演的《满江红》(1962)、《秦淮世家》(1963)等;1964年则改拍较迎合大众口味的恐怖侦探片和喜剧片。白燕伙拍张活游的山联影业公司,由张活游的儿子楚原担任编导之职。

楚原在父辈的文艺传统里成长,一方面师承吴回和秦剑,另一方面又深受意大利新写实主义的影响,有着年青人的想法和冲劲,写实的《可怜天下父母心》(1960)和跨越粤港两代的《孽海遗恨》(上、下集)(1962)等,均叫好叫座。六十年代,楚原是光艺制片公司的台柱导演,并兼为新联影业公司和玫瑰影业公司等公司执导,拍摄一些较富青春和都市活力的文艺片。与中联同期成立的新联公司,初时无论在制作路线及主要编导演人员均与中联接近,尔后新联在六十年代培养白茵、江汉、陈绮华等年青演员,1962年的《苏小小》、《湖山盟》于杭州实地拍摄,开赴内地实地拍摄之先,甚有号召力,为是年最卖座的粤语片。

光艺与中联、华侨、新联建基于五十年代初中期,并称粤语片时代的四大公司,其实李晨风、吴回、左几等导演都有为这几间公司执导。光艺的出品水准不俗,而特别令人印象深刻的,恐怕是它一班年青俊美的基本演员如谢贤、嘉玲、南红和江雪等。《难兄难弟》(1960)中的谢贤傻气却依然型仔;《五月雨中花》(1960)中的嘉玲和江雪,一个成熟温婉,一个叛逆天真;《嫂夫人》(1962)中的南红从活泼少女,到含蓄真摰的少妇,都叫人难忘。光艺为新加坡光艺机构在香港设立的分公司,于1955年由秦剑策划组织,与邵氏和电懋的情况相若,其出品供应光艺何氏在星马发行,在旗下电影院放映。光艺在六十年代初中期锐意扩展,成立多间光艺系兄弟姐妹公司:1962年成立新艺,起用周骢、龙刚、王伟以及发掘新人陈齐颂等,进一步增加粤语片源,及至1965年又有拍摄彩色片为主的联艺1962年成立的潮艺专拍潮语片,主将为陈楚蕙和陈丽丽;专拍武侠片的粤艺,由胡鹏执导《南龙北凤》(1963)打响头炮,以别于光艺出品的文艺形象。由陈文、谢贤、嘉玲合组的兄弟电影公司的出品亦均由光艺发行。值得一提的是,五、六十年代是粤语电影的新旧交替时期,而秦剑从中联的健将到光艺的旗手,可说发挥了承先启后的作用。

1959年开始摄制影片的岭光影业公司,是六十年代另一间比较重要的粤语电影公司,其制作重点为社会写实喜剧,编导以擅拍喜剧的莫康时为主。岭光创办人黄卓汉在五十年代初开始制作电影,成立自由影业公司拍摄国语片,五十年代末邵氏、电懋雄霸国语片坛,独立制片困难。黄卓汉有见当时香港影坛,优质的粤语片其实与粗滥的国语片成本相若,如他以原来拍国语片的资金拍摄粤语片,制作规模会是一流的。于是,1959年他在光艺机构的支持下,改拍粤语片2,岭光亦成为六十年代一大粤语片公司。

岭光的制作绝大部份由当家花旦丁莹主演,丁莹十五岁与林翠同期考入自由公司,初拍国语片,到岭光时代始露光芒,成为粤片红星。黄卓汉所培养的新演员中,无疑以丁莹最突出,突显女性在社会中转型,从逆来顺受到自食其力的新女性。《三女性》(1960)中,罗艳卿和顾媚,一个是传统女性,倚赖丈夫,一个是新潮女郎,女权至上,丁莹则吸取二人教训,以免过犹不及。丁莹塑造新兴劳动阶级女性形象别树一格,从《工厂皇后》(1963)到《点心皇后》(1965),皆经济独立、态度积极而富正义感。岭光的家庭伦理片,也走出了家春秋式的封建大家庭格局,迈进小康之家,探讨现代都市小夫妻间相处之道,《大丈夫日记》(1964)挟广播原著之势,连场闹得不亦乐乎之余,终归着墨于几对夫妇间的角力。

古装片方面,粤剧歌唱和武侠电影续领风骚。古装粤剧片上承五十年代中以降的盛况,六十年代初仍很蓬勃,196064年间近千部粤语片中,粤剧及歌唱片占了三成。导演黄鹤声、龙图、珠玑、冯峰、陈皮、冯志刚,编撰李少芸、李愿闻、潘焯、梁山人、庞秋华、罗宝生等继续活跃,为大成、大龙凤、大联、桃源、丽士、兴发等公司编制粤剧电影,直至六十年代中粤片呈疲败迹象。1959年多部粤剧杰作《六月雪》、《帝女花》、《紫钗记》等搬上银幕,继后的六十年代则为求刺激市场,武打神怪越多,武戏因而大量摄制下来。戏迷情人任剑辉在这段时期演出的粤剧电影,就有不少武戏,从而在电影中得见小武出身的她的工架3。多部以战事为背景的粤剧电影,都让老倌大显身手,例如《罗成叫关》(1962)中任剑辉演出水发、车身、抢背、级翻、屎钩、绞纱等传统武术工架,并与余丽珍大打虹霓关、咬球挑枪;《打死不离亲兄弟》(1962)中靓次伯演出粤剧例戏六国大封相坐车工架;《火海胜字旗》(1962)中麦炳荣耍大旗;《无情宝剑有情天》(1964)中林家声、陈好逑二人同耍水发、握手走圆场等;桃李满门的平剧刀马名伶粉菊花更亲率众弟子演出《大战泗洲城》(1962)。李少芸、余丽珍夫妇合组的丽士可说是最多产的粤剧电影公司,李少芸能编能撰,刀马旦余丽珍任女主角,拍摄宫闱神怪粤剧、无头东宫故事如《飞头公主滴血救亲夫》(1960)之余,亦能保存一些传统粤剧排场和工架。

踏入六十年代,五十年代多达六十集的黄飞鸿系列已声势不再,196061年都只拍了三部。然而,这个系列的导演胡鹏于1963年执导的南北和武侠版《南龙北凤》(重拍其1951年的《五虎断魂枪》),却依然着重发扬国术和武德,影片由南北武师刘家良(师承其父刘湛)和唐佳(师承袁小田)指导武术,标志着中国武术和传统戏曲中的北派相互在电影中所发挥的效果。武术指导渐受重视,六十年代武侠片走出花拳绣腿的窠臼,功夫片于七十年代大盛,袁小田、袁和平父子、刘家良等武指至关阙要。

黄飞鸿电影末落之时,改编自新派武侠小说的电影却大放异彩。有趣的是,新派武侠小说在五十年代中后期的兴起,与武术有着直接的关系。1954年吴公仪、陈克夫比武哄动港澳,《新晚报》总编辑罗孚怂恿梁羽生创作武侠小说,赛事后三天开始在该报连载《龙虎斗京华》,掀起新派武侠小说热潮4。那时名家辈出,金庸、蹄风、倪匡,台湾的卧龙生(即金童)、诸葛青云等的作品,是新派武侠片的温床。专拍武侠片的峨嵋公司曾改编梁羽生的《江湖三女侠》(上、下集,1960)以及多部金庸的作品如《神鵰侠侣》(一至四集,1960-61)、《鸳鸯刀》(上、下集,1961)、《雪山飞狐》(上、下集,1964)等,均由李化导演,风格较为文艺。另一武侠片公司仙鹤港联,接连拍摄卧龙生的《仙鹤神针》(前后共五集,1961-63)、《碧血金钗》(一至四集,1963-64)、《雪花神剑》(一至四集,1964)等,影片故事奇诡,以特技营造种种阵法、武功效果,并起用新人雪妮和年青演员张英才、陈宝珠,予人新鲜感。仙鹤港联绝大部份的出品都由崭露头角的陈烈品执导,陈烈品追随王天林多年,亦曾随顾文宗、胡鹏拍摄武侠片,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接着拍摄诸葛青云和倪匡的小说,作品更趋丰富成熟。

这些武侠片很多时因枝叶丰富,分二至四集不等上映,好些成本不高以黑白摄制的神怪武侠片,运用局部绘色或染色配合天马行空效果。家传户晓的《如来神掌》(凌云导演,上官虹原著,1964)前后拍了七集,是神怪武侠片巅峰之作,数十年来为人津津乐道,甚至成为周星驰的《功夫》(2004)的滥觞之一。邵氏于1965年揭橥彩色武侠世纪,吸纳粤语武侠片的武指人才,真正迈进新派武侠片的盛世。

国语电影

邵逸夫自1957年从星马来港接掌制片业务后,香港的国语片便改颜换貌,更影响了往后半个世纪的本地电影工业。他于翌年成立邵氏兄弟(香港)有限公司,自任总裁,并在九龙清水湾买地筹建邵氏影城,占地达六十五万平方尺。这个影城投资千万,建有十八座建筑物,包括六座摄影棚,配音、放映、录音、洗印等片场设备,以及环境优美的员工宿舍,一应具全,于1960年正式启用。1958年出品的《貂蝉》于第五届亚洲影展中获最佳女主角(林黛)及最佳导演(李翰祥)等五大金禾奖,为往后多年的古装宫闱片潮流打开了一个缺口。1959年,由原班人马制作的《江山美人》狂收四十万六千多元,票房纪录高踞当年香港中西影片之冠,气势如虹,而电懋的《龙翔凤舞》则占第二位,但票房只及前者的一半。其后,邵氏以综艺体弧形阔银幕彩色片《千娇百媚》(1961)在制作层面上超越电懋的歌舞片,而后者也不惜以大堆头的《星星.月亮.太阳》(上、下集,1961)还以颜色,良性竞争令六十年代初国语电影的制作水平提高不少。

这两间执星港电影工业牛耳的机构,从星马争到香港,不但争夺明星如林黛、李丽华、乐蒂、尤敏、葛兰、陈厚等,连导演也争起来,陶秦从邵氏父子到电懋再到邵氏兄弟,资深的岳枫也被邵氏兄弟挖走了。为了应付电懋"拉角战"的攻势以及长远培训年青一代的演艺人才,邵氏于1961115日创办南国实验剧团,团长顾文宗,副团长贾亦棣,翌年的第一期毕业学员中,廿二名青年男女签了三年合约,成为邵氏的基本演员。在早期的学员中,秦萍、郑佩佩、李菁、方盈、罗烈、岳华、陈鸿烈等后来都很快独当一面,为开始老化的邵氏演员班底注入新的生命力。相对来说,电懋似乎欠了这份预见性,在同一年里,钟启文只从台湾取录了三小-张慧娴、刘小慧、李芝安,和厦语片小生洪洋,发展潜力有限;正式成立演员训练班则是1964年底的事了。

两大公司的竞争,很快更发展到抢拍成风。电懋传出了要开拍《武则天》和《红楼梦》,后者更邀得张爱玲担当编剧之职,谁晓得这边厢是剧本还没有水磨出来,那边厢的邵氏却已快马加鞭,于1962年推出了乐蒂、任洁主演的黄梅调《红楼梦》,翌年更完成了气派不凡的《武则天》(1963),不但卖个满堂红,后者还赢得海内外的口碑。其时,陆运涛已直接管辖电懋,不但决定增加投资,更于1963年宣布台湾国际影业公司成为电懋的海外组织,大力开拓台湾市场,并在经济上支持李翰祥的国联,加强制片业务。在接着下来的两年里,两大公司的竞争达到白热化的地步,一时间《宝莲灯》、《啼笑姻缘》、《梁山伯与祝英台》等都闹了双胞胎,激战连场。最后为了避免两败具伤,196435日在港九影剧自由公会(现称港澳电影戏剧总会有限公司)主席胡晋康主持下,双方"君子协定"不再拉角和不再闹双胞,还解决了严俊和李翰祥跟两间公司之间的合约纠纷。5

正当两大机构似乎正在迈向比较健康的业务竞争时,1964620日的空难却夺去了陆运涛夫妇和同行的电懋人员王植波、周海龙等共五十七人的性命。那是陆运涛第一次访台,也是最后一次。很多台湾老影人都慨叹台湾因为这次突变而失去了一次影业重整的良机,而香港电影是否也会因此走上了后来的发展轨道呢?事后诸葛亮,一切都只能付诸臆测,但可以肯定的是,从此香港电影的局面便由邵氏一厂独大多年,而其后本地电影业的影响更是深远。

话说回头,当两大公司风头日劲的时候,国语独立制作却迅速衰萎。五十年代中,国语独立制作说得上蓬勃,在电懋、邵氏两间大公司的生产和体制仍未趋完善前,独立制作在海外的市场仍然好景,例如1956年,两大公司的出品在本地公映的只有二十四部,长城、凤凰、龙马加起来也不超过十五部,但是当年公映的独立制作却有三十多部。1959年新加坡政府改制,加强对国片的管制,有些地区如台湾、菲律宾又相继增加入口关税,其他国家如印尼、越南则限额入口,令竞争日趋激烈。一般的独立公司多乌合之众,既缺资金,又乏人才。只有大机构如邵氏、电懋,大本营在星马,地盘紧握在手,还在各地设立代理和发行机构,建立院线,再加上资金雄厚,广揽人才,致力提高制作水平,拍出来的影片自然比独立公司出品有实力和有竞争力得多,国语独立制片遂渐趋凋零衰落。6举一个例子,1961年,在全年公映的四十来部国语片中,独立制作仅占十部。

在这么一片艰难的经营环境中,左派的长城、凤凰倒能撑着一个体面的局面。在六十年代初、中期里,他们并没有邵氏、电懋两大公司那么多产,却也维持着稳定数量和水准的制作。邵氏的《江山美人》开始了黄梅调电影的潮流,其后的《梁山伯与祝英台》(1963)更是家传户晓,梁兄的魔力席卷台湾,不但迷倒了无数的欧巴桑(中年妇女)7,片中的黄梅调插曲唱得琅琅上口,连文化人也不能置身事外,当年引发连场激辩,非常热闹。可贵的是,长城、凤凰虽然不能完全置身于古装歌唱潮流之外,却没有盲目跟风去拍黄梅调电影,倒是利用自身跟大陆的特殊关系,另辟蹊径,拍摄了一系列由夏梦主演、大陆名角幕后代唱的越剧电影──《王老虎抢亲》(1961)、《三看御妹刘金定》(1962)、《金枝玉叶》(1964)等,深受欢迎,迄今仍为人津津乐道。

值得一提的是,除了借助国内的人才外,他们也在大陆投资拍了多部不同地方的戏曲电影,包括姚璇秋、黄清诚主演的潮剧《陈三五娘》(1962);徐玉兰、王文娟的越剧《红楼梦》(1962);金采风、陈少春的越剧《碧玉簪》(1963)、李少春、袁世海的京剧《林冲雪夜歼仇记》(1963);姚澄、徐洪芬的锡剧《双珠凤》(1963年拍摄,1966年在港上映);王少舫、严凤英的黄梅戏《牛郎织女》(1964)等。无论是本地或国内制作,这批影片都是高水准之作,其中《碧玉簪》收七十五万余元,高踞1963年国语片卖座之首8,而《金枝玉叶》于1964年收五十九万余元,也成绩骄人9,说明了不一定是黄梅调电影才有观众捧场。同年十二月中旬公映的凤凰出品《金鹰》(1964),改编自蒙古族作家朝克图纳仁的同名小说,大部份外景在内蒙古拍摄,好一部奇情加奇观的大制作,难怪当年卖座鼎盛,成为第一部票房超过一百万的本地制作。如果不是后来受到文革的影响,左派影业可能会有另一番面貌。

电懋长于轻巧的都市爱情小品,编剧秦亦孚(即秦羽)的《同床异梦》(1960)、《野玫瑰之恋》(1960)和《星星.月亮.太阳》等作品中的女性,都独立自主,敢于表现自我;而汪榴照则将他的男性性幻想投射在《长腿姐姐》(1960)、《快乐天使》(1960)和《睡美人》(1960)等片中。易文亦编亦导,在《情深似海》(1960)和《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中寄托了相当个人的情怀,颇有"作者"风范;而王天林和唐煌,却充分表现了他们作为一名巧匠的驾驭能力,前者执导的《南北和》系列──宋淇编剧的《南北和》(1961)以及张爱玲编剧的《南北一家亲》(1962)和《南北喜相逢》(1964),更充分体现了南来的"外省佬"和本地人的矛盾和融合。

五十年代末,电懋两大导演岳枫和陶秦转投邵氏,前者除了拍摄他拿手的文艺片如《街童》(1960)、《为谁辛苦为谁忙》(1963)等,也着力作其他方面的尝试,如侠义动作的《燕子盗》(1961)、黄梅调的《白蛇传》(1962)和《花木兰》(1964)、以及古装宫闱的《妲己》(1964)等不同类型;相对来说,陶秦只专注于经营他的时装文艺类型,歌舞片如《千娇百媚》和《花团锦簇》(1963),文艺片如《不了情》(1961)和《金喇叭》(1961),在当年皆口碑之作,在票房上亦取得可观的成绩,而且能一直坚持到六十年代中后期,在邵氏可说是异数。

六十年代初中期的国语片虽然仍以文艺片为主,但在气势上则很明显地输了给古装片,甚至一直以时装文艺片为主导的电懋,也不能不从俗,在1964年公映的影片中便有多部古装片,包括历史宫闱的《西太后与珍妃》和《深宫怨》、黄梅调的《鸾凤和鸣》,以及抢拍的《宝莲灯》和《梁山伯与祝英台》等。在这里,当然不能不谈谈李翰祥;他以《貂蝉》一片扭转了邵氏父子基本上以拍摄时装文艺片为主的传统,继而以《江山美人》和《梁山伯与祝英台》掀起了黄梅调电影的热潮,更以《倩女幽魂》(1960)、《杨贵妃》(1962)和《武则天》将片厂美学推到极致。

结语

当时在戏院上映的电影,主要分为西片、国语片和粤语片三大类,戏院一般也依此而分,专门上映某类别的影片。六十年代初西片仍领风骚,1962年十部最卖座的影片中,除了两部是国语片,其余都是西片。10制作庞大的巨制《宾虚》(Ben-Hur, 1959)、《风云群英会》(Spartacus, 1960)、《埃及妖后》(Cleopatra, 1963)等大收旺场,打斗刺激的间谍片亦大受欢迎,《铁金刚勇破间谍网》(From Russia with Love, 1963)更成为1964年香港票房卖座冠军,反映观众口味趋向追求刺激、紧张。11这些现象也很快反映在本地制作方向上,邵氏接连开拍大型古装宫闱片或是大型歌舞片,卒之与西片在本地市场并驾齐驱。

在产量上,六十年代的国语片绝对不及粤语片多,但是在声势上,却节节上升。据当年报道,国语片商为了争取更多观众,加强以粤语片观众为宣传对象,每一部影片推出之前,都用粤语片的宣传手法,如广播剧等。12除了粤语片观众外,六十年代的国语片大制作亦吸纳了不少西片观众,一些专映首轮西片的电影院也转而放映国语片。据统计,1962年国语片在港上映的总收入达七百余万元;到了1963年,国语片卖座总收入增加百分之七十,总收入达一千二百多万元,势如破竹。13

此时,香港电影业的另一页,由日本片在港的崛起展开。一些原是放映二轮影片或粤语片的戏院改映日本片,起初所选映的大多质素欠佳,且配上粤语,直至陆续上映黑泽明、增村保造、稻垣浩等导演的作品,日本片才真正在港打开市场。影评人何观(即张彻)尤为称颂《侠士宫本武藏》系列使观众得神游于古武士的高风,更从观看《千姬》(19541959年在港上映),叹喟「……重义轻死,也是中国的古传统……中国古代的武士精神正是如此!只一部《史记》就够瞧的,荆轲、聂政……所以,看日本的古装片,倒颇有置身中国之感,因为里面充满古中国的许多崇高感情;反观我们自己的古装片,虽然穿着『中国古装』,透过他们的袍服长裙,我们只看到现代香港的林黛、赵雷本人。14数年后张彻当上导演,便一一把当影评人时的想法付诸实行,他的作品亦见颇受日本剑侠片影响。日本武士、盲侠片中的精神和打法、技法,自此影响遍及下一个十年的香港武侠片。

日本片在六十年代初成功打开香港市场,绝非偶然。始于1954年的东南亚电影节,就是由大映董事永田雅一发起,借以为日本片打开亚洲市场;1957年易名为亚洲电影节(通称亚洲影展)后,声势渐隆,邵氏亦好好把握影展在六十年代的作用,部署港、日合作。此外,六十年代中日本片商在星马以贱价倾销影片,大为打击倚赖卖片花的粤语片,六十年代末粤语片一蹶不振,跟难以与国语片和日本片竞争,有着莫大的关系。

注:

  1. <周诗禄谈粤语片>,《工商晚报》,1963328日。
  2. 黄卓汉:《电影人生──黄卓汉回忆录》,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页106
  3. 罗卡:<任剑辉的剧影互动及其形象生成>,迈克编:《任剑辉读本》,香 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4,页16
  4. 参见合武道网页(http://www.hapbudo.com);以及刘大木:<从武侠小说到电影>,刘成汉编:《香港武侠电影研究》(1945-1980)(第五届香港国际电影节回顾特刊),香港,市政局,1981,页36
  5. 详见<两部《红楼梦》各有千秋>,《星探》,第1期,19624月,页73-74 <邵氏国泰抢拍"梁祝"真相>,《银河画报》,第57期,196212月,页5-6;<邵氏声言不再抢拍!>,《华侨日报》,1964119日;黄卓汉:《电影人生──黄卓汉回忆录》,台北,万象图书股份有限公司,1994,页113-123;以及沙荣峰:《缤纷电影四十春:沙荣峰回忆录》,台北,国家电影资料馆,1994,页31-32
  6. 参看<国语片大难当前>,《华侨日报》,1960319日;以及<国语独立制片已成强弩末>,《华侨日报》,1961724日。
  7. 焦雄屏:<女性意识、符号世界和安全的外遇──记《梁山伯与祝英台》>, 黄爱玲编:《邵氏电影初探》,香港,香港电影资料馆,2003
  8. <国语影坛进步多少,可从数字窥见大略>,《华侨日报》,1964111 日。
  9. <国语片前景灿烂>,《华侨日报》,196474日。
  10. 见《香港年鉴》,香港,《华侨日报》出版部,1963
  11. <那类影片那位明星受欢迎?──一年来上映的西片总检讨>,《华侨日 报》,1965130日。
  12. 黄祥光:<国语片抬头>,《工商晚报》,196384日。
  13. <与西片分庭抗礼──国语片前景灿烂>,《华侨日报》,196474日。
  14. 张彻:<侠士宫本武藏>,《张彻──回忆录影评集》,香港,香港电影资 料馆,2002,页2772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