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1950-1952)

编者的话

资料馆继《香港影片大全》卷一和卷二出版后,得到不少海外及业内人士的肯定和鼓励,经检讨后即从事第三卷的编务工作。能继续参与卷三的编辑工作是我的荣幸,挑战比卷二更大。由于影片数量激增,编译更费力,而且原始文献及影像资料远较四十年代丰富,全卷书的字数及图片都相应增多。

整个五十年代出产的香港电影较四十年代倍增,合共二千五百多部,只好分卷出版,故此卷三只收录了五零至五二年合共五百八十多部影片的资料,除粤语及国语故事片外,更包括因应当年东南亚华侨的需求而拍摄的厦语片。近六百部影片中,约五份之一有影像资料供参考,其余都依靠报章、电影杂志、特刊和戏桥上的文字介绍。

五十年代的香港社会渐趋繁荣,电影业亦踏上繁盛的阶段,成为市民主要的娱乐消遣。一九五零年末由于韩国内战引发联合国禁止出口菲林片,致令业界面临多方面的困难,影业的不景气一度令几间片场被迫关闭。

五二年是港片由艰苦走向复甦的阶段,从英国、比利时及日本入口的菲林解决了片荒,中国的电影中心亦渐渐由上海南移到香港。上海南来的影人如张善琨、费穆、卜万苍等纷纷投入制作,加上东南亚市场的成功开拓,令五二年的影业发展蓬勃。

承继着四十年代的传统,神怪武侠片、文艺片和喜剧仍是香港电影的主要类型,其中更有不少改编自天空小说。享盛誉的电影包括蔡楚生监制的《珠江泪》、为华南电影工作者联合会筹款购置会址的《人海万花筒》、龙马公司出品的写实主义电影《一板之隔》及长城公司获五二年卖座冠军的《新红楼梦》等等。

总括而言,港产片于五零至五二年短短三年间成就了不少经典之作,影片内容更接近现实社会,技巧亦普遍地提高了──例如摄影师何鹿影钻研出重叠拍摄法、制片厂老板邝赞发明了"邝赞通"电影录音机、万氏兄弟成功运用接景拍摄技术去设计场景等。

《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以崭新版面设计与读者见面,亦加进更多有关影片的历史及背景资料,相片的质量大大提升,编排更富弹性。为着提高读者从事进一步研究的兴趣,我们更把每一部电影的资料来源详列于故事概要及摘录文字之后,以方便研究者搜寻原始资料。

编务工作上出现的各式问题,如原始资料相互矛盾、影人名称写法互异、公映年份不明确等等,全赖前辈余慕云先生提供宝贵的意见并再予考证,本人谨此致谢。在此亦特别向香港国际电影节节目策划罗卡先生致谢,他年来为《大全》的制作提供了不少指导性建议,令本人获益良多。

卷三的各项索引及编年表有赖启扬资讯有限公司提供电脑软件程式设计及高效率文字输入服务,还有MAXI设计公司提供封面设计及排版服务,令本书编务工序事半功倍,本人特此向上述公司有关工作人员致谢。

《香港影片大全》第三卷得以顺利出版,实有赖资料馆全体同事在各方面的配合,特别得感谢英文翻译张建德先生、助理编辑林慧贤小姐、吴君玉小姐及郭静宁小姐孜孜不倦的工作态度;此外还有协助撮写、校对、考证资料、处理相片及撰写图片说明等工作的同事,包括周荔娆小姐、邵宝珠小姐、曾运球先生、梁海云先生、谢昭镭小姐、唐咏诗小姐、陈彩玉小姐、邓慧恩小姐、曾宪冠先生、邝脩华先生、阮紫莹小姐、陈德蕙小姐、杨可欣小姐、苏倩婷小姐、李越英小姐、涂小蝶小姐、夏威达先生、苏芷莹小姐、梁文先生、林英祺先生、盛安琪小姐、梁思敏小姐、梁渭能先生、岑丽萍小姐、李俊慧小姐、唐嘉慧小姐、萧文慧小姐,本人在此一并致谢。

 

傅慧仪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