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放映

奇幻剑侠之演绎

香港自四十年代末成为华语武侠电影重要甚至一度唯一的发展场域,香港武侠电影在不断演变中发展,类型中有次类型,更能跨越时空,长久影响华语影视创作。五十年代初虽颇多作品承继上海电影,或改编民初武侠小说,但也出现演绎南派拳师传奇、表现广东文化风味的新题材,《峨嵋剑侠》(1951)便是连接不同源流的后现代文本。剑仙或神怪武侠片,则在徐克镜头下真正大放异彩。融汇本地特技和西方电脑视效,《蜀山传》(2001)达致高峰,电脑数码影像刻镂出中国文化想像的奇观幻境,无比瑰丽独一,一显其拓展华语武侠电影及特技的雄心不息。

功夫人物再塑造

南少林传说和岭南拳师电影,经四十年代末《方世玉》、《黄飞鸿》系列建造基础,一直是华语武侠功夫电影体系的重要部分。潮流早期,较多作品以发掘不同高手生平作题材,甚至邀请当代门人担任武指和参演,在片中表演独门功夫,增加可信度和吸引力。 《白鹤英雄传》(1956)尤为特殊,白鹤派团体主动支持黄飞鸿电影班底改编师尊朱子尧的事迹,最后作品更有呼应时代的意义,惜未能发展为片集。当时,咏春拳叶问师傅(1893-1972)刚由中国内地来港,五十载后咏春固然知名,「叶问」则一度成为竞拍题材,推动坊间集体回溯本地武林历史文化。其中《叶问》四出电影系列,成绩足以传承南派功夫电影。

师徒情怀的表现

师徒关系是武侠功夫片的一大元素,现实里失落的人伦传统在电影中获得保育、发挥。黄飞鸿电影最尊师,兼有人情味和幽默感,因此塑造出形象独特而具情感连系的人物谱系。徒弟梁宽豪爽好胜,爱抱打不平,自始获观众喜爱,五十年代衍生至少四部独立做主角的电影。 《狮王梁宽肉搏猛虎坑》(1958)中他当起师傅,尝到黄师傅因自己惹祸的苦恼,并一样同仇敌忾和徒弟惩戒坏人。近作《打擂台》(2010)谐仿七十年代功夫片,却极富创意,将师徒关系拓展到三代。为老不尊的师傅、有中佬郁结的爱徒,以及誓要改变废青人生的徒孙,联手在经济挂帅的都市打出功夫真谛,有历史感,而且态度开明。

戏曲电影轨迹(I)

自华语有声电影起始,香港粤语片便和粤剧跨界结合。三十至六十年代,粤剧电影共逾千部,几占粤语片产量的三分之一。电影和粤剧的形式类型互为影响,演员伶影双栖,质与量都臻于丰硕成果。然而,随着娱乐风气的改变,粤剧电影逐渐停产。这次重现银幕的《罗通扫北》(1957)是五十年代锣鼓戏曲片代表作,既是古装故事,名伶唱做念打,又像时装喜剧,桥段轻松浪漫。九十年代亦有《虎度门》(1996)另辟新径,往返舞台上下,着眼现代伶人的人生历练和社会气氛,可谓粤剧电影的变奏。

戏曲电影轨迹(II)

香港粤剧电影是华人戏曲电影的奇葩,在商业主导的环境里,依赖观众拥戴,竟可大量的创作,或许良莠不齐,但也培植出精品、奇戏、奇才。举「庄周试妻」题材为例,因涉及求道、恐怖和情色,海峡两岸都曾禁演有关剧目,在香港则拍成电影《庄周蝴蝶梦》(1956),保留主旨和敏感卖点,又融合粤语片伦理元素,弄得非常热闹和本土化。南海十三郎是黄金时代的编剧大家,人生比戏文更为奇情超脱。九十年代香港人开始怀香港的旧,十三郎的生命从舞台到银幕,飞扬的神采,潦倒的身影,获得多少叹服和唏嘘。他对粤剧艺术和人的忠贞,我们现代人全心共鸣,正是粤剧和电影连结的时代价值。

战争与样板之转化

自千禧年代开始,陆续有香港知名导演在中国内地执导主旋律电影,两地电影其实向来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1949年新中国建立后,香港左派电影阵营在冷战前沿创作既适应本地观众,又具一定批判意识的电影。随着六十年代末的政治变化,左派电影人开始明显学习内地革命题材及风格,《烽火孤鸿》(1967)便是时代产物,两地电影规范并存,实验饶富趣味。日转星移,现在徐克可以名正言顺重拍剿匪经典《智取威虎山》(2014)。他作为具历史文化意识的香港导演,调融不同观众口味、港产类型片创作智慧及个人电影观,拓展了主旋律电影的风格,为经典注入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