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览专题文章:那个哄堂大笑的年代

展览专题文章:那个哄堂大笑的年代

(文:家明)

香港电影历史中一流笑匠,都有形影不离的御用拍档。

像新马仔与邓寄尘这对够经典了吧?重看他们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开始的一系列电影,仍然令人笑不拢嘴。新马仔粤剧起家,到拍电影时已是老戏骨,在银幕上完全自由挥洒。据说他不依从剧本,爱即兴爆肚,邓寄尘是最擅长跟他配合的对手。他们拍过不少"两傻"片,新马仔是主角,眉精眼企;邓寄尘则傻傻戆戆、口齿不灵,常常被新马仔教训。两人一唱一和,是对可爱的活宝。

其中一部最出色的是《搭错线》(1959)。人浮于事,两傻为了生计,竟想到反串妈姐到旅馆打工。新马仔及邓寄尘扮女人,举手投足十分销魂(《搭》跟美国名片《热情如火》(Some Like It Hot) 同期,可说东西各相辉映)。乔装后的新马仔,认识了罗艳卿演的住客。罗艳卿被有钱佬痴缠,找新马仔帮忙,新马仔戏内由妈姐"反串"成花花公子,一下子又风流倜傥起来。男变女,女再变男,华语电影的性别错摸极致。新马仔做花花公子也好笑,说自己从澳洲回来,情敌富翁(金雷)试探他,问他澳洲有什么名胜,他竟说"澳门"!爆肚之另一典范。

新马仔及邓寄尘道骨仙风,在那年头的粤语片中,总是生活拮据、朝不保夕。还好两人都是乐天派,天掉下来当被盖,电影结局也是守得云开见月明。几年后港片的喜剧风貌改变,出现了梁醒波与刘恩甲这圆碌碌一对。电懋出品更讲究格局气派,制作相当认真。故事主线不同了,主角不用再忧柴忧米。战后香港南来者众,梁与刘演出的三部"南北"影片,反映出当时文化冲突的现象。

刘恩甲是来港的"外江佬",讲国语,跟广东地头虫梁醒波冤家路窄,碰面必定针锋相对。在《南北和》(1961)两人都是裁缝,在《南北一家亲》(1962)他们都是开饭馆的,同行如敌国。彼此各不相让,看不起对方文化,语言更牛头不搭马嘴。梁说刘"大花筒",刘听错了,以为骂自己"大饭桶"。梁醒波又是粤剧名伶,表情趣怪多变,有独树一格的喜感及节奏,亦精于爆肚。《南北和》最好玩一段,梁醒波扭开收音机,正播放他的首本名曲"担番口大雪茄,充生晒扮经理",刘恩甲觉得不堪入耳,扯破喉咙唱京戏回敬。梁不甘怠慢,高唱广东大戏还撃。一时之间,南腔北调在夜深扰人清梦,苦了两老的儿女。

下一代是"南北"系列重要的副线。透过两代对比说明了,上一代尽管河水不犯井水,始终抵抗不了时代洪流。梁及刘的儿女,纷纷在父亲不知情下交往,语言隔阂全不是问题,甚至因为爱屋及乌,进一步好奇、仰慕对方文化。关于中港文化融和,近六十年前的影片尚如此开明。

好像香港的笑匠都离不开反串!新马仔、邓寄尘如是,梁醒波也如是。"南北"第三部《南北喜相逢》(1964)中,梁反串成兰花姑母,风骚入骨,堪称是他的搞笑代表作。顺带一提,香港得天独厚,几十年来开放自由,荷李活电影大都同步公映。东西文化养分兼收并蓄,为本地喜剧提供无数灵感。新马仔与邓寄尘的"两傻"片,既有卓别灵、神经六(Harold Lloyd)式默片形体笑料,又有"阿飞"、"牛仔"及"猫王"(郑君绵维肖维妙)等谐仿。上面提及《热情如火》,新马及邓的《搭错线》跟它异曲同工,然而两傻在一年后,的确受《热情》启发拍成《因祸得福》(1960)。他们再度反串,为了避债加入女子舞团。《南北喜相逢》的梁醒波,同样逼于无奈扮女人,说不定也受《热情》影响(张爱玲剧本意念,部份来自英国话剧《真假姑妈》(Charley's Aunt)。最意想不到的是,《热情如火》的启蒙横跨三代香港喜剧───1986年许冠文拍成《欢乐叮当》,又是另一部《热情》港版。

说起来的确是时势造英雄。七十年代以降的香港,社会与电影迈进新纪元。许氏兄弟密集笑料的广东话喜剧大行其道,票房屡创新高。许冠文同样集各家之长,他有梁醒波的节奏与幽默感,也从默片及西片取得灵感;许氏三兄弟的角色分工,容易教人想到麦氏兄弟(The Marx Brothers)。许冠文专演势利寒酸的老板,唯利是图,抓紧港人求发达心理。不过到了影片结局,一切利益均是其次,人情味最重要。许冠杰其后离开兄弟班转投新艺城,许冠文跟弟弟许冠英继续合作无间。

跟邓寄尘对新马仔一样,许冠英对许冠文有绿叶作用。不同的是,机关算尽的许冠文往往自食其果;反而给他欺负的许冠英,傻人有傻福。《半斤八两》(1976)以私家侦探为题,许冠英是许冠文的助手。戏院被放炸弹要胁,老板带着炸弹找文求救。文着英在办公室即席试试炸弹真伪,怎料最后自己当殃。《摩登保镳》(1981)许冠文是护卫教头,为省钱叫学生在课室学车。英"学成"考牌,不但不及格,还意外把汽车急速倒后开行,把文连同座驾撞下海。《鸡同鸭讲》(1988)许冠英抗议许冠文的烧鸭店剥削,辞职加入美式炸鸡快餐店。英及文穿着烧鸭与炸鸡的宣传公仔衫,本来想亲民,竟在街头上映鸡鸭大战!

许冠文的影响非常深远,当中包括周星驰。周星驰尤其在电视时代,举手投足甚有许的味道。

周星驰跟吴孟达,自是香港喜剧史另一对深入民心的拍档。《赌圣》(1990)、《逃学威龙》(1991)、《鹿鼎记》(1992)、《济公》(1993)、《破坏之王》(1994)、《西游记第壹佰零壹回之月光宝盒》(1995)等,一直到《少林足球》(2001)。周跟吴合作,实始于无线电视。《盖世豪侠》(1989)及《他来自江湖》(1989),已经离经叛道,充满古怪"无厘头"桥段。《他来自江湖》他们演父子,父亲为老不尊,经常被儿子奚落。不知哪里来点子,当周星驰一唱〈将军令〉,吴孟达就身不由己的耍太极!这意念影响到后来的《赌圣》,周演的细侄一叫"三叔",吴立即情不自控。周星驰与吴孟达,往日言行尽佻皮抵死,当时亦成娱乐报佳话。他们更一度"上契",较年长的吴孟达是"契仔",周星驰才是"契爷"。

"俾你估到我仲系食神?"周星驰与吴孟达喜剧的核心,的确是"永远意想不到"几只字。他们的玩笑有时令人哭笑不得。《济公》中周星驰不知自己是神仙,吴孟达下凡提醒他。民间传奇的伏虎罗汉,戏里是只及婴孩智高的疯汉子!别小看"无厘头"搞笑的颠覆力量,它可以是做人哲学。你大条道理辩论,我用周星驰一句"你讲嘢呀?"便得以化解。"认真便输了"逻辑,大概由那时起。当未来令人忧心忡忡,很多人感到困乏无力时,它特别有治愈的功用。

怀念在大银幕看经典喜剧拍档,那个哄堂大笑的年代。

文章内容为作者观点,并不代表香港电影资料馆的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