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影放映

也談「第一」
對於何者為第一部香港新浪潮電影,說法不一而足:1976年的《跳灰》有著新浪潮電影的各種特色,卻早於浪潮形成面世;《茄哩啡》製作於浪潮初起之時,但手法較接近商業電影;而比《茄哩啡》稍遲推出,由徐克導演的《蝶變》則被視為新浪潮電影的定義之作。

到底哪部才是真正的第一部新浪潮電影?
類型重塑
武俠片一直以來都是香港的電影主流,無怪乎兩部早期新浪潮的重要作品—徐克的《蝶變》(1979)及譚家明的《名劍》都以此作為顛覆對象,玩轉武俠類型,前者更是經常被引用的例子。
獷暴之風
暴力元素可帶出強烈的電影感。七十年代末至八十年代初,香港逐漸步向繁榮,人們的心靈卻愈感空虛迷失,電影暴力正好用以傳達種種負面情結。
妒火燎原
七情六慾人皆有之,造就幾許情愛故事。早期的香港電影總把情慾愛妒列為禁區,直至思想叛逆、喜反傳統的年輕製作人出現,禁忌終被打破,愛慾場面成為了早期新浪潮電影的一大特點。
陰司結界
長久以來,恐怖電影擔當著詮譯人們自身焦慮與恐懼的角色。八十年代的新浪潮導演游離於傳統與現代之間,魑魅魍魎除了成為他們當時探索東西方文化衝突的媒介,更為往後香港的跨類型恐怖電影開闢新路。
非忠非盜
新浪潮導演多喜歡拍罪案片,除了因為罪案片有票房保證外,還因為它是討論現代社會道德議題的最佳平台,罪案片亦因之多年以來均是香港的主流電影類型。
烈女青春
大銀幕上,年輕少女曾幾何時是貞潔的象徵;六十年代受西方思潮影響,貌美清純的少女被封「玉女」,顯示出香港對少女近乎膜拜式的推崇。惟至八十年代,種種社會問題令玉女神話幻滅,而致出現以少女成長創痛作隱喻的電影。這類電影試走偏鋒,票房及評價亦出現兩極化的結果。
人倫新序
中國傳統倫理觀確立數千年,亙古到今,以「家庭」為故事背景的文藝創作多不勝數,香港也不例外,但到了新浪潮時期,電影人卻以各自對家庭的理解,以各自的手法,作各自的表述。
手起刀落黃義順
黃義順走在香港新浪潮之前, 發揮在新浪潮之巔。十七、八歲在邵氏接觸到並鍾情於剪接,得名師楊柏榮指導,1971年以廿四歲之齡成為香港最年輕的電影剪接師。曾與幾位前衛導演如孫寶玲、龍剛和唐書璇合作,參與過《飛女正傳》(1969)、 康城入圍實驗短片《迷》(1970)、《再見中國》(1974拍成,1987公映)等片的製作,了解到不同電影類型和導演的美學取態。

黃義順是新浪潮得令的剪接師,多位導演的首作都由他操刀:梁普智的《跳灰》(1976)、章國明的《點指兵兵》(1979)和翁維銓的《行規》(1979)等,可謂間接塑造了早期新浪潮的影像風格。1979年加入香港電台,仍以健健之名「秘撈」,參與了許鞍華、嚴浩多部名作。這次選映順哥七十至八十年代的作品,回顧他的剪接歷程。
剪接師雪美蓮
雪美蓮十五歲隨家人移民加拿大,受父親影響,嚮往電影藝術。1976年到巴黎第三大學修讀導演伊力‧盧馬的電影製作課程,備受賞識,後加入其團隊,由剪接助理做起,此後至2007年盧馬的最後一部電影,均為其御用剪接師,從未中斷。

除剪接外,雪美蓮亦具編導才華, 先後完成九部短片及一部長片。在她的作品中,影像、詩歌、音樂等均被納入電影語言,與盧馬對藝術的重視不謀而合。雪美蓮曾為不少香港電影如《酒徒》(2010)、《點對點》(2014)、紀錄片《河上變村》(2015) 等操刀,也與中國紀錄片導演杜海濱次合作,參與製作、剪接《1428》(2009) 等作品。

七十年代末,香港新浪潮電影湧現,那邊廂的雪美蓮亦在法國開展其電影事業。她的作品彷彿與香港新浪潮電影遙相呼應。